1、寒假社会实践寒假社会实践 短短八天的社会实践,让我感慨良多,用自己的脚去感知大地, 用自己的眼睛去认识民生,起初对这次社会实践, 是没有什么具体的 概念的,或许是出于新鲜,或许是出于玩乐,又或许是出于学校要求 的社会实践,我对这次实践还是满满的期待与兴奋。当终于接触到实 践的本身,我还是不免心存疑惑。 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是参加一个由大学生组成的团体进行的社会实践。我们在南街 村生活了几天、与经历历史的老人交流、调查开封国企老工人等后, 对于实践涉及的几大主题:三农问题中集体主义道路与包产到户、共 和国历史的是是非非、国企兴衰及改革等,我还是觉得很神秘。这些 都是社会性的
2、大问题, 需要大量的信息与材料来逐步得出结论。 但不 可否认,实践活动带给我良多的感动与震撼。往后,纸上得来的东西 不会再让我深信不疑, 他人的观点也很难让我盲从,即使我感受到这 种动机是好的。 鉴于此,暂时不想在以上主题发表任何程度上的肯定 或否定,须待阅读更多、实践更多来深入分析。 最近常想,对于历史为何会有如此不一致甚至对立的看法,有人 会说:“百家争鸣不是很好么?”应该是好的,可是现在我只能体会 到它带给我无穷尽的困惑与纠结。于是追问到:“该相信谁呢?”又 有人说:“谁也不要轻易相信,自己去探索。”遂开始上网找各种资 料,去图书馆翻阅各家的书,越看越发混乱,却仍是忍不住去了解。 终于有
3、一小点感受: 不管是多有成就的学者多有权威的书籍都主观或 客观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的欺骗性与虚假性;再者,像我这样还不具 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置身于五花八门的学说观点中时, 难免被各种见 解与思想争来夺取、拉来扯去、颠来覆去,这种滋味可不好受。没办 法,要想摆脱这种境地,要么停止探索,而对某种立场和思想极其认 同,当然认定它是正确时是可如此选择,但得明白,现在各家各派无 不大力鼓吹自家的正确性,无不想说服更多人,要么继续游走于纷乱 中,只望我能早日了解各自的所长所短、去短取长、不被左右。对于 历史的评价, 情感性因素所占成分居多, 从没有深入思考过这段历史, 这次实践让我从小范围的悲欢里跳脱了出来
4、, 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 看待这段历史, 就有豁然开朗之感。 短短的社会实践使我有了很多之 前没有的思考, 过去对事物的认知有很大成分的片面性, 这次实践开 启了我看待历史的崭新之门。 说到这里,我很敬佩这个社团里的核心 成员以及老师,还有那些前辈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他们不随 波逐流,追名逐利,而是坚守心中的信仰,多少年如一日的坚持着, “历史睡了,时间醒着;世界睡了,你们醒着”洛夫的这句话此时读 来别有一番意义。 二、精神的感动 中国古代有“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西方有马斯 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 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是一个逐步递进的过程,
5、 所以我一直觉得要想提高 国民的精神境界需要生活上的衣食无忧作为保障, 要随着物质的丰富 来逐步提高,就像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一样。 这次实践强烈地让我感受到精神的力量,体会到信仰的内涵,无 论是核心组织成员激情四射的精神面貌, 还是老师放弃假期的安逸和 我们一起艰苦调研,抑或是顾师兄放弃美好前程来南街村打拼, 尤其 是杨捍东书记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的高洁, 当他目视前方回想一些事情 时眼里的湿润和坚定神情彻底的震撼了我,在这些理想主义者的眼 里,物质的富足远远比不上自己精神世界里的那一抹光亮。从王宏斌 书记、顾毅经理出于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而甘心拿着 250 的月工资 却还一直坚守南街村、
6、坚定不移地走集体主义道路,从焦裕禄与张钦 礼两位书记以“为人民服务”为信仰在兰考县艰苦卓绝的付出,从韩 德强老师出于对“理想主义”的信仰而时常奔赴工农群众、学生之间 并与其深入交流我想说:“信仰的力量,太伟大了!”信仰总能给 他们源源不断的力量使其在各自的事业上成就斐然。我在仰望, 也开 始思考自己真正的信仰,恐怕还得上下而求索之。 参观张钦礼书记的 碑林时, 动容至极, 什么时候当局公开承认这位人民大英雄的功绩并 宣扬他的精神, 什么时候当局就会得到多一些认可和信任。不得不看 到,改革开放的一个失误是不能较好实现社会公正,未能有效扼制权 力市场化趋势下的贪污腐败,未能有效控制贫富差距,还有,忽视了 人的一种特质和潜质: 任何人都不可能仅仅物质地生活而不需要一种 精神依赖,甚至对一些人来说,这种精神依赖就是一种坚定的信仰! 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次实践我们倾听了最底层群众的声音,看到了他们的淳朴和善 良,也看到了他们的隐忍和无奈。挣扎在不足十平米狭小空间里的外 来打工人员, 腿残了每月只能靠 300 元为生的职工, 为了更好地生活, 但凡能出去打工的都出去打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