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目录目录 目录目录 1 1 序序 言言 2 2 第一章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4 4 第一节 井田概况 4 第二节 井田地质特征 6 第三节 煤层特征 . 13 第二章第二章 井田境界和储量井田境界和储量 1616 第一节 井田境界 16 第二节 矿井工业储量 16 第三节 矿井可采储量 17 第三章第三章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919 第一节 矿井工作制度 19 第二节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9 第四章第四章 井田开拓井田开拓 2121 第一节 井田开拓 21 第二节 矿井基本巷道 25 第五章第五章
2、采(盘)区巷道布置采(盘)区巷道布置 3434 第一节 煤层的地质特征 34 第二节 盘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34 第三节 盘区车场与顺槽连接关系 35 第四节 盘区准备 35 第六章第六章 采煤方法采煤方法 3636 第一节 采煤工艺方式 36 第二节 回采工艺流程 . 37 第三节 采煤工作面装备与技术参数 . 37 第四节 工作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46 第七章第七章 井下运输井下运输 4747 第一节 概述 47 第二节 大巷运输设备选择 47 第八章第八章 矿井提升矿井提升 5151 第一节 概述 51 第二节 提升设备选择 . 51 第九章第九章 矿井通风及安全技术矿井通风及安全
3、技术 6363 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 63 第二节 矿井风量 64 第三节 灾害预防设施 70 第十章第十章 设设计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计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7272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7575 2 序序 言言 一、概况一、概况 霍尔辛赫矿井由*煤业有限公司与山西省煤炭进出口集团公司等合资组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开发建设。 井田北面为古城井田,南面为下霍井田,西面为辛庄井田,东面为高河井田。井田走向(南北) 长约 10.7-13.8km,倾向(东西)长约 5.8km,井田总面积为 71.39 km 2。主采煤层为 3 号煤,平均倾 角为 4,煤层平均厚为 5.65m。 ;3 号为不自燃煤层,
4、煤尘具有爆炸性,普氏硬度系数为:0.37-1, 为低灰中灰、特低 硫、高发热量 、高熔灰分 之贫煤。矿井选煤厂主要入洗 3000mm 的原煤, 分选后的块精煤(100-13mm)为化工用煤或其他用途的工业用煤,末精煤(13-0mm)为冶金行业喷吹 用煤。末煤不入洗或部分入洗时,配煤后可作为优质电煤销售,也可以作为优质动力煤出口国外。 井田工业储量为 537.34Mt,矿井可采储量 235.19Mt。矿井服务年限为 60.3a,涌水量不大,矿井 初设中正常涌水量为 188 m 3/h,最大涌水量为 258m3/h。矿井瓦斯涌出量高,为高瓦斯矿井。通风方 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 矿
5、井采用立井单水平分区式开拓方式,井底车场水平标高为+415m(米) 。在工业场地建设主立井、 副立井及回风立井三个井筒。井下共布置五条主要大巷,进风巷三条,分别为主运大巷、东辅运大巷 和西辅运大巷;回风巷两条,分别为东回风大巷和西回风大巷。 本次设计是根据毕业设计大纲要求,按照确规定的格式和深度要求进行。本次方案设计的内容及 目的是:通过详细研究矿井资源条件并与成熟工艺的结合,确定合理的技术和管理决策,对矿井项目 具体实施作出总体的框架,圈定投资范围,确保顺利完成各单项工程。使建成的矿井,依靠高新技术 及完整配套的装备开采煤炭,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设计依据二、设计依据 1、毕业设
6、计大纲; 2、山西省长治市霍尔辛赫井田勘探报告及批复; 3、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 ; 4、有关矿井建设与生产的运输、取水、供电、征地和市场用户协议; 5 5、水土保持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批复; 7、各相关技术政策、文件、文献等; 8、现行的有关国家法律、规范、规程。 三、设计指导思想三、设计指导思想 1、采用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设备,按照高起点、高技术、高装备、高效益的思路设计;以采煤工 作面合理集中、安全高效为重点,同时实现相关环节功能协调。力求做到:系统协调自动化、人员配 置精干化、地面非生产性设施与布局简洁化、工艺装备结合智能化、企业管理集约化; 2、充分体现加大开发强度,实现规模效益,以合理的投入,获取最大化的效益,具备抵御和规避 风险的能力; 3、贯彻工期短、投资少、见效快的原则,抓住市场机遇,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3 4、重视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和自然环境。 四、设计的主要特点四、设计的主要特点 按照“大纲”的要求,设计对本矿井涉及到的主要生产环节采用方案比较法,进行了多方案比较 和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