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题目论文(设计)题目: *四矿四矿新井设计新井设计 设计煤层:设计煤层:1212、1717、2929- -2 2、3232 学学 院:院:矿矿 业业 学学 院院 专专 业:业:采采 矿矿 工工 程程 班班 级:级: 学学 号:号: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2012 年 6 月 22 日 目目 录录 目 录 . I Abstract VII 前 言 . 1 井田概况及建设条件 1 1.1 井田概况 1 1.1.1 井田位置 1 1.1.2 地形地貌 2 1.1.3 气象 2 1.1.4 地表水 2 1.1.5 地震 3
2、1.2 矿井建设的外部条件 5 1.2.1 运输条件 5 1.2.2 电源条件 6 1.2.3 水源条件 6 1.2.4 建筑材料供应条件 . 7 1.3 矿井建设的资源条件 7 1.3.1、区域地质 7 1.3.2、矿区地质 7 1.3.3、煤层 8 1.3.4、开采技术条件 . 11 1.3.5、资源量及勘探程度 . 13 2 井田开拓 . 16 2.1 井田境界及可采储量 . 16 2.1.1 井田境界 . 16 2.1.2 储量 . 16 2.2 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 19 2.2.1 工作制度 . 19 2.2.2 生产能力的确定 . 19 2.2.3 服务年限 . 20 2.
3、3 井田开拓 . 20 2.3.1 开拓方案的确定 . 20 2.3.2 开拓方案综述 . 25 2.3.3 开采顺序 . 26 2.4 井筒、井底车场及硐室 . 26 2.4.1 井筒布置及装备 . 26 2.4.2 井底车场 . 27 2.4.3 硐室 . 27 2.5 主要运输方式及设备 . 28 2.5.1 运输方式 . 28 2.5.2 运输设备 . 28 2.5.3 矿车 . 28 3 采煤方法 . 29 3.1 设计采区概况 29 3.1.1 采区位置 . 29 3.1.2 采区边界、范围 . 29 3.1.3 可采煤层 . 29 3.1.4 煤质 . 29 3.1.5 采区储量
4、 . 31 3.1.6 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 32 3.2 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 33 3.2.1 采区布置方案 . 33 3.2.2 采区巷道布置 . 33 3.3 采煤方法及工艺设计 . 35 3.3.1 设计工作面概况 . 35 3.3.2 采煤方法及工艺选择 . 35 3.3.3 工作面回采工艺设计 . 36 3.3.4 工作面生产能力 . 38 3.3.5 顶板管理 . 38 3.3.6 回采工艺设备选择 . 39 3.4 巷道掘进 . 39 3.4.1 初期巷道工程量 . 39 3.4.2 掘进工艺及设备 40 4 通风与安全 . 41 4.1 矿井通风 . 41 4.
5、1.1 通风规定 . 41 4.1.2 通风系统选择 . 41 4.1.3 风量计算与分配 . 42 4.1.4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 49 4.1.5 矿井通风设施 . 51 4.2 矿井灾害防治简述 . 52 4.2.1 瓦斯灾害防治 . 52 4.2.2 顶板灾害防治 . 57 4.2.3 水害防治 . 58 4.2.4 粉尘防治 . 59 4.2.5 火灾防治 . 60 5 矿井主要设备选择 . 62 5.1 提升运输设备 . 62 5.1.1 设计依据 . 62 5.1.2 选择计算 . 62 5.1.3 设备选型 . 66 5.1.4 其它设备选择 . 68 5.2 通风设备 .
6、69 5.2.1 设计依据 . 69 5.2.2 选型计算 . 69 2)选择风筒 . 69 3)查表取百米风阻 . 69 4)风机风压,风筒阻力 69 2、主扇的选型 . 69 5.2.3 设备选择 . 71 5.3 排水设备 . 71 5.3.1 设计依据 . 71 5.3.2 选型计算 . 71 5.3.3 水泵选择 . 72 5.4 压气设备 . 73 5.4.1 设计依据 . 73 5.4.2 设备选择 . 75 6 供电及通讯 . 77 6.1 供电电源 . 77 6.2 电力负荷 . 77 6.3 供电方案 . 78 6.4 变压器选择 . 79 6.5 通讯与信号 . 79 7 采掘计划 . 81 7.1 “三量”及可采期 . 81 7.2 建井工期 . 83 7.3 开采计划 . 85 7.4 巷道掘进工程计划 . 85 8 经济分析及评价 . 87 8.1 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 . 87 8.1.1 矿井工作制度 . 87 8.1.2 劳动定员 . 87 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