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摘摘 要要 本毕业设计的题目是“某高速公路 K17+530 大桥设计”,专题设计的题目是“40m 桥面 连续简支 T 梁设计”。根据任务书和现行公路桥梁设计规范及有关参考文献,通过综合运用 所学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进行桥梁设计。 首先根据桥位的地质、地形条件,提出了主跨 40 米桥面连续简支 T 梁桥、主跨净 125 米 的箱型拱桥和主桥 65+110+65m 预应力砼连续刚构桥三种比较方案。 按 “安全可靠、 适用耐久、 经济合理、美观环保”的桥梁设计原则,从外观、施工难易程度和造价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考 虑,经比选后,把简支 T 梁桥做为推设计方案。 在 “40m 桥面连续的简支 T
2、梁设计” 的专题设计中,进行了主梁细部结构尺寸的拟定、 恒载和活载的内力组合、预应力钢束的估算及钢绞线的各种预应力损失,并进行预应力阶段 和使用阶段主梁截面的强度和变形验算、锚固区局部强度验算和挠度的计算等。 关键词:关键词: 方案方案; T T 梁桥;拱桥;梁桥;拱桥;钢构桥钢构桥; 结构分析结构分析; 验算。验算。 第一第一章章 概述概述 该桥是某高速公路上 K17+530 处跨越一“V”形沟架设的一座桥梁,桥位区位于丘陵和丘 陵间低洼地带,拟建桥梁中部跨越丘陵间低凹地,其间为梯级耕作地、河流、村庄和公路等, 地形总体呈“V”字型,小桩号岸坡地形较陡,对岸坡地形稍平缓。沿线路轴线地面高程为
3、 535m577m,相对高差约为 42m。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属侵蚀丘陵和丘陵间洼地地貌类型。 本桥平面位于直线段上,桥上纵坡为-1.3%。 1.11.1 设计标准设计标准 (1)公路等级:高速公路; (2)设计荷载:公路级; (3)环境类别:类环境; (4)桥面宽度及组成:20.5m(外侧护栏)+净 11m(行车道)+0.5m(内侧护栏) +0.25m=24.5m; (5)地震动加速度峰值: 水平向地震动加速度峰值为 0.15g,地震烈度 7 度; (6)设计洪水频率:1/100。 1.21.2 材料规格材料规格 (1)混凝土:主梁、桥面铺装采用 C50 混凝土,盖梁、台帽、墩柱、护栏等采用
4、C30 混 凝土,桩基采用 C25 混凝土。 (2)钢绞线:采用 s15.2 高强低松弛钢绞线,其性能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T 5224-2003)标准。 (3)钢筋:采用符合新规范的 HPB235,HRB335 钢筋。凡钢筋直径12mm 者,采用 HRB335 热轧螺纹钢;凡钢筋直径12mm 者,采用 HPB235 钢筋。 1.1.3 3 水文条件水文条件 水位随季节变化较大,在雨季或暴雨时,山水汇集、河水暴涨,水流冲刷极强。桥址区 地下水主要类型为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根据水质分析成果,地表水、地下水对钢筋混凝 土无腐蚀性。 桥址水文参数如下: 设计流量:s/m5030 3
5、100/1 Q, 设计水位:mH48.560 100/1 , 测时水位:mH c 50.540 1.1.4 4 气侯条件气侯条件 该地区月平均最高气温 Tmax30,月平均最底气温 Tmin-15,风速为 40.5m/s; 全年平均湿度为 50%。 1.51.5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 根据钻探、工程地质调绘,查明桥址区地层为第四系冲、洪积层及残、坡积层、震旦系 板岩。各工程地质层的容许承载力0、桩周土极限摩阻力等设计参数按下表采用。 1.1.7 7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简称通规; (3)公路
6、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简称公预 规; (5)公路桥涵设计手册 梁桥上册 (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6)混凝土简支板(梁)桥(第三版)易建国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6)桥梁设计与计算 邵旭东 李立峰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层号 地层名称 容许承载力KPa 极限摩阻力 i Kpa 填筑土、种植土 120 15 亚粘土 160 40 粗 砂 200 80 圆砾土 240 100 卵石土 350 140 亚粘土 180 45 碎石土 200 65 1 全风化含砂质板岩 350 100 2 强风化含砂质板岩 700 150 第二章第二章 桥型方案比选桥型方案比选 2.12.1 概述概述 为了设计出安全、适用、经济和美观的桥梁,要求设计者必需根据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 因地制宜,在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及了解国内外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深入 细致的研究和分析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