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毕设资料网! | 帮助中心 毕设资料交流与分享平台
毕设资料网
全部分类
  • 毕业设计>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课程设计>
  • 实习报告>
  • 相关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毕设资料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测谎技术实践应用状况调查

    • 资源ID:1429263       资源大小:97.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测谎技术实践应用状况调查

    1、测 谎 技 术 实 践 应 用 状 况 调 查测 谎 技 术 实 践 应 用 状 况 调 查 说谎是一种最为普遍存在于人类之中的心理现象。 普通情况下的说谎虽然有 时并无恶意,但在刑事和民事案件中,仍存在着相当一部分的嫌疑人为逃避法律 的惩罚、 掩饰自己的违法犯罪行为而进行百般抵赖, 从而危害到社会秩序与正义。 因此在数千年的司法实践中,人们一直在探索着识别谎言的有效方法。随着社会 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犯罪分子的犯罪方法也在不停的“与时俱进”, 犯罪案件呈现出日趋复杂化、隐蔽化和智能化的特点。但所谓,魔高一尺,道高 一丈,测谎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测谎技术是以心理学、生物电子学以及

    2、 医学等各部门相结合, 借助计算机手段完成对人物心理的分析过程的一种以高新 技术为辅助实现的心理测试技术。 笔者在大连市甘井子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实习 阶段,参与了运用测谎技术取得犯罪嫌疑人供述的讯问过程,并通过询问调查, 结合大量资料,以大连市甘井子区检察院为例,分析了测谎技术在实践中应用的 状况及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测谎技术的渊源 测谎技术是以生理学、医学、心理学、逻辑学、机械学、电子学等学科的有 关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一项综合性的高新科学技术。 目前,随着测谎技术应用领 域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而刑侦题材的影视剧中也大多运用测谎 这一高科技侦查技术来作为吸引观众的看点,如:

    3、美剧Lie to me、香港 TVB 剧读心神探、法证先锋等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刑侦测谎技术是神秘 的,由于缺乏了解,它在大众眼中已被神化,似乎已成为破案的至尊法宝。准确 地讲,测谎只是是民间大众一个不成文的叫法,其实这一称谓并不科学,测谎不 是测谎言本身,而是测试被测者心理所受刺激时,而引起的生理、心理参量的变 化(如:脉搏、血压、呼吸、皮肤电、皮温、语音微抖动、脑电、心电、瞳孔、 反应时、手指不随意运动和肌电、肾上腺素等参量的变化),所以测谎应科学而 准确地叫做多通道参量心理测试,测谎仪应叫做多通道参量心理测试仪。 在司法活动中,谎言是普遍存在的。在诉讼过程中,不但与案件审理结果有 直接

    4、利害关系的诉讼当事人通常会千方百计地用谎言来保护自己或攻击对方, 证 人、鉴定人、律师、以及侦查人员、检察人员等参与诉讼活动但与案件没有直接 - 1 - 利害关系的人,也有可能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说谎。美国著名法庭科学家赫伯 特麦克唐奈说过:“在审判过程中,被告人会说谎,证人会说谎,辩护律师和 检察官会说谎,甚至法官也会说谎。惟有物证不会说谎。”其实,此话也不尽然。 虽然物证自己不会说谎,但是收集、提供、检验物证的人都有可能说谎。由此可 见,识别形形色色的谎言是司法的基本活动之一。 但是由于认识能力的局限性, 人类社会早期在案情真伪难以查断的时候往往 求助于神灵。 在古代, 巴比伦、 印度、 罗马、 日尔曼等国家或民族都曾经借助 “神 灵”的力量去识别诉讼当事人的谎言。这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是“神誓法”; 其二是“神判法”。中国古代的司法人员虽然也曾经采用过“神羊断狱”等带有 “神明裁判”性质的方法来判断当事人陈述的真伪,但是更多地是通过审讯问案 等方法来识别当事人陈述中的谎言, 并且积累、 总结出不少颇有科学道理的经验。 例如,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提出


    注意事项

    本文(测谎技术实践应用状况调查)为本站会员(毕***)主动上传,毕设资料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网站客服QQ:540560583,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仅提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做其他用途,转载必究!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2008-2025 毕设资料网所有
    联系QQ:54056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