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在猪场实习的,实习的时间是 2012 年 2 月 14 日至 5 月 15 日,实习内容 主要是负责保育舍和肥猪舍的疾病防治。在这三个月的实习时间里,主要的工作 是给猪看病打针。还帮忙卖猪和转猪,从中学会了一些很有用的技巧。 在这三个月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感觉到,自己在去年的实习中没有把基础 的技能学好。量体温的操作不规范,稀释药物和抽药的水平不够专业,打针的速 度太慢,打针的位置不太准确。 量体温时, 先把体温计甩几下, 让它在 35C 一下, 然后用酒精棉球擦一下, 一是起到了消毒的作用,二是体温计湿润了,方便插进猪的肛门里。插体温计要 旋转的插进去,这样会减少阻力,让猪觉得不是很疼。测
2、体温的时间是 3 分钟, 拔出体温计,用酒精棉球擦一下,然后读取温度所在的刻度。 去年的实习,一直以为只要把瓶中液体的药物抽完就可以了,忽略了细节。 稀释青霉素,需要用复方氨基比林稀释,有时候用氯化钠生理盐水也可以的,但 是不可以用葡萄糖注射液,虽然也有氯化钠,但是这样稀释了,会影响到药物的 效果。将 10 毫升的氨基比林抽完,打到青霉素瓶,注射器不用拔出来,固定好, 将瓶子来回的摇晃,等到瓶中看不到固体的青霉素粉末,说明已经稀释好了,抽 的时候尽量不要来回的抽,这样会产生很多的泡沫。稀释速克(头孢噻呋) ,可 以用黄芪多糖, 也可以用生理盐水。 速克的瓶子都是真空的, 将稀释液打到瓶中, 然
3、后拔出,摇晃瓶子,使其溶解。先在注射器抽一些空气,然后将针头插到瓶子 的凹口中,将空气打到瓶中,再抽药,抽到最后,将瓶子甩一下,使其中的药液 全部汇集到一处再抽,这样抽的比较干净。 打针不够快、准。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于猪栏里乱跑的猪感到无从下 手,总是跑来跑去,不好打,当时很讨厌打针,总是打不好,不想打。后来掌握 了一些窍门和技巧,打的多了,熟练了。比如猪睡在靠近栏位旁边,可以在外面 打,这样好打又省时间,如果进去打,没打好,猪跑来跑去,就有不必要的麻烦 了。有时候猪在乱跑,你可以停一下,让它跑累了,自己就会停下来了,抓住时 机,马上打,就省力多了。刚开始打针,知道该打在哪个部位,可是打
4、了之后就 看出有偏差了。正确的注射部位是在一个劲部等边三角形内,以大猪为例:三角 形的底边于肩前 2 厘米,顶角距耳后 2 厘米,上边于劲韧带下,注射点最好在三 角形中部。注射部位太高,腰围会注于劲韧带、脂肪层,吸收不良,药效较差; 注射点太低,药液会注入腮腺、刺伤劲椎。注射点偏后会刺伤肩胛骨,不仅药效 较差,还会产生炎症、肿胀。针打多了,还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经常把针头给 打弯了。虽然知道该怎么做,但是经常有没做到。在注射时将针头全部刺入猪体 内,且用力向畜体方向推注射器,使针头底座与畜体紧靠,并使针管与猪体呈垂 直,当猪骚动时猪体能带动针体与猪体同时向前移动,这样猪体内的针头和针管 移动是同步的,针头就自然不会因猪体骚动而弯折。 我自己觉得,给猪看病是很重要的。现在的我,可以给猪看病了,看的是症 状明显的,拐角的大猪,一般第一次打针使用青霉素+氨基比林,第二次可以增 加地塞米松,还有可以加链霉素。脚肿的小猪,可以用头孢曲松、林可霉素。呼 吸道疾病, 可以用氟苯尼考、 卡那霉素、 卡那霉素+林可霉素、 青霉素+卡那霉素。 仔猪拉稀,可以用氧氟沙星,大一些的猪,则可以用乙酰甲喹,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