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1、确定框架计算简图、确定框架计算简图 取框架结构中一榀框架计算。该框架结构为纵横双向结构,假定框架柱嵌固于 基础顶面,框架梁与柱固结。各层柱的截面尺寸不变,两跨等于柱截面轴心之 间的距离,底层柱高为基础顶面至二楼面,基础标高根据地质条件,基础埋深 2m,基础高 0.6m,室内外标差定位 0.45 米,二层楼面标高为 3.9 米,故底层 柱高 5.3 米,其他各层柱高从楼面算至上一层楼面,均为 3.6 米,计算简图如 下 结构体系: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体系。 屋面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型屋盖,柔性屋面,屋面板厚 100mm 楼面结构:全部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型楼盖,板厚为 10
2、0mm 楼梯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 柱网布置:柱距(开间)取 3.9m。如平面布置图所示。 承重布置: 根据柱的布置, 可以初步确定纵横双向都要布置主要的承重框架, 此时双向框架均承受楼面荷载和水平荷载。由于我们在布置板时采用横向承 重,荷载向纵向柱传递,故在计算时还是采用纵向布置近似计算。 梁系布置:在柱上布置主梁,即主梁的跨度为柱距 3.9m,如结构图所示。 计算简图 2 2、结构截面尺寸估算结构截面尺寸估算 梁截面高度一般取梁跨度的1/12至1/8。由此估算的截面尺寸见下表. 梁的截面尺寸和混凝土强度等级 层 次 混凝土强 度等 级 连系梁 横 梁 (b*h) AB 跨 CD 跨
3、BC 跨 1-5 C30 250*500 250*600 250*350 按轴压比初步估计柱的截面尺寸,计算公式如下: 1. ) 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 N=nFg E 注: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后柱轴压力增大系数。 F按简支状态计算柱的负载面积。 E g 折算在单位建筑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这里取 12 2 mKN n为验算截面以上的楼层层数。 2.) cNc fuNA 注: N u 框架柱轴压比限值,由抗震规范可知,本方案为三级抗震等 级。取 0.9 c f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对 C30,为 14.3 2 mKN 3.)计算过程 对与边柱:F3.9*3.3=12.87 N=1.1*12.
4、87*12*5=849.42KN cNc fuNA=849.42* 3 10/(0.9*14.3)=66000 2 mm 取 b*h=450mm*450mm 对于内柱:F4.5*3.9=17.55 N=1.2*17.55*12*5=1263.6KN cNc fuNA =1263.6* 3 10/(0.9*14.3)=98181 2 mm 取 450mm*450mm 楼板取 120mm,楼梯板及休息平台板为 100mm,平台梁 250*400。 3 3、框架梁柱线刚度计算、框架梁柱线刚度计算 混凝土均为 C30(E=29.5106kN/ 2 m) 考虑到现浇楼板的作用,取梁 I b=2I0,梁柱
5、线刚度计算如下: 梁的线刚度:i ab=2EIab/Lab=2*E*4.5*10 9 /6600=13.636*10 5 E i bc=2EIbc/Lbc=2*E*0.89*10 9 /2400=7.417*10 5 E 1 层柱线刚度:i1=EI1/H1=E*3.417*10 9 /5300=6.448*10 5 E 25 层柱线刚度:i 2=EI2/H2=E*3.417*10 9 /3600=9.492*10 5 E 相对线刚度计算:取 BC 跨梁的相对线刚度为 1,即 i bc=1; 则 i ab=1.84, i1= 1.74,i2=2.56 4 4、恒恒荷载计算荷载计算 (1)屋面框架
6、梁线荷载标准值: 20mm厚1:2水泥砂浆找平 0.02*20=0.4 2 mKN 100mm厚(2%找坡)膨胀珍珠岩 0.1*7=0.7 2 mKN 10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0.1*25=2.5 2 mKN 15mm厚纸筋石灰抹底 0.015*16=0.24 2 mKN 屋面恒荷载: 3.84 2 mKN 边跨(AB、CD跨)自重 0.25*0.6*27=4.06KN/M 梁侧粉刷 2*(0.6-0.1)*0.01*17=0.19KN/M 合计: 4.25KN/M 中跨(BC跨)自重 0.25*0.35*25=2.19KN/M 梁侧粉刷 2*(0.35-0.1)*0.01*17=0.09KN/M 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