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课 程程 设设 计计 书书 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任务书任务书 题目:连杆机构设计 B4-b 姓名: 班级: 设计参数 转角关系的期望函数 连架杆转角范围 计算间隔 设计计算 m m 手工 编程 确定:a,b,c,d 四杆 的长度,以及在一个 工作循环内每一计 算间隔的转角偏差 值 i 60 85 2 0.5 y= x(1x2) 设计要求: 1.用解析法按计算间隔进行设计计算; 2.绘制 3 号图纸 1 张,包括: (1)机构运动简图; (2)期望函数与机构实现函数在计算点处的对比表; (3)根据对比表绘制期望函数与机构实现函数的位移对比图; 3.设计说明书一份; 4.要求设
2、计步骤清楚,计算准确。说明书规范。作图要符合国家标。 按时独立完成任务。 课课 程程 设设 计计 书书 2 目录目录 第第 1 1 节节 平面四杆机构设计平面四杆机构设计. 3 1.11.1 连杆机构设计的基本问题连杆机构设计的基本问题 3 1.21.2 作图法设计四杆机构作图法设计四杆机构 . 3 1.3 1.3 解析法设计四杆机构解析法设计四杆机构 3 第第 2 2 节节 设计介绍设计介绍 5 2.12.1 按预定的两连架杆对应位置设计原理按预定的两连架杆对应位置设计原理 . 5 2.2 2.2 按期望函数设计按期望函数设计 6 第第 3 3 节节 连杆机构设计连杆机构设计 8 3.13.
3、1 连杆机构设计连杆机构设计. 8 3.23.2 变量和函数与转角之间的比例尺变量和函数与转角之间的比例尺. 8 3.33.3 确定结点值确定结点值 8 3.4 3.4 确定初始角确定初始角 0 、 0 . 9 3.5 3.5 杆长比杆长比 m,n,lm,n,l 的确定的确定 .13 3.6 3.6 检查偏差值检查偏差值 .13 3.7 3.7 杆长的确定杆长的确定 13 3.8 3.8 连架杆在各位置的再连架杆在各位置的再现函数和期望函数最小差值现函数和期望函数最小差值的确定的确定 15 总结总结 .18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9 附录附录 .20 课课 程程 设设 计计 书书 3 第第 1 1
4、 节节 平面四杆机构设计平面四杆机构设计 1.11.1 连杆机构设计的基本问题连杆机构设计的基本问题 连杆机构设计的基本问题是根据给定的要求选定机构的型 式,确定各构件的尺寸,同时还要满足结构条件(如要求存在曲 柄、杆长比恰当等) 、动力条件(如适当的传动角等)和运动连 续条件等。 根据机械的用途和性能要求的不同, 对连杆机构设计的要求 是多种多样的,但这些设计要求可归纳为以下三类问题: (1)预定的连杆位置要求; (2)满足预定的运动规律要求; (3)满足预定的轨迹要求; 连杆设计的方法有:解析法、作图法和实验法。 1.21.2 作图作图法设计四杆机构法设计四杆机构 对于四杆机构来说, 当其铰链中心位置确定后, 各杆的长度 也就确定了。用作图法进行设计, 就是利用各铰链之间相对运动 的几何关系, 通过作图确定各铰链的位置, 从而定出各杆的长度。 根据设计要求的不同分为四种情况 : (1) 按连杆预定的位置设计四杆机构 (2) 按两连架杆预定的对应角位移设计四杆机构 (3) 按预定的轨迹设计四杆机构 (4) 按给定的急回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