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设计 题目: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施工技术 年 月 日 电气工程系 摘要摘要 随着当今国内外电气化铁路事业的高速发展, 接触网的现代化施工和技术运 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设计对接触网的下部工程、 支持结构、 线索架设及接触悬挂、 设备等相关施工项目的技术规范要求进行了介绍。 在一系列项目中要保证每一个项目的技术质量要求, 保证每个施工项目的技 术含量。 只有在保证技术、 质量、 安全的前提下, 接触网才会无论在任何条件下, 才能保证良好地供给电力机车电能,保证电力机车在线路上安全,高速运行。相 对来说就对工程单位在电气化施工人员、施工技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以及准 备方面要求较高,自然在施工前要
2、做的施工技术规范。施工技术规范更好的能统 一全线工程在不同施工队施工时的施工标准以及工艺, 能更好的标准了工程的施 工要求、质量保证措施、明确了建设各方在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卡控。体现了企业 在工程建设中的科学施工和现代化管理的先进性,并在符合上述要求的情况下, 尽可能地节省投资、 结构合理、 维修简便、 便于新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关键词 : 支持结构;线索架设;接触悬挂;设备支持结构;线索架设;接触悬挂;设备 绪论绪论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 铁路电气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环 节之一。电气化铁路的牵引动力是电力机车,机车本身不带能源,所需能源由电 力牵引供电系统提供。牵引供电系统主要
3、是指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两大部分。变 电所设在铁道附近,它将从发电厂经高压输电线送来的电流,送到铁路上空的接 触网上。接触网是向电力机车直接输送电能的设备。沿着铁路线的两旁,架设着 一排支柱,上面悬挂着金属线,即为接触网,它也可以被看作是电气化铁路的动 脉。电力机车利用车顶的受电弓从接触网获得电能,牵引列车运行。 世界上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是德国的西门子公司和哈尔斯克公司于 1879 年 在柏林贸易展览会上铺设的,长 300 米,轨距为 1000 毫米。此后,随着科学技 术的发展、铁路运量的增长和对能源利用率的重视,全世界电气化铁路营业里程 逐年增加, 到 90 年代初, 在 1300000 公里
4、的铁路中, 电气化铁路有 180000 公里, 占铁路总里程的 13.8%。 我国的铁路电气化工程建设,是从 1958 年 6 月开始的。1961 年 8 月 15 日, 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线宝鸡至凤州段建成通车,运输效率显著提高,揭开了 我国电气化铁路建设的序幕。开始采用了先进的单相工频交流制供电方式,使我 国电气化铁道有较高的起点。 全路科学大会上通过了我国铁路科学技术发展的主 要政策: “大力发展电力牵引和内燃牵引,以电力牵引为主。 ”这标志着铁道电气 化事业在我国将得到迅速发展。在“内(燃)电(力)并举,以电为主“以及“大 力发展电力牵引“方针的指导下,到 1990 年底,我国已建
5、成 16 条电气化铁路, 里程达 7000 公里。 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电气化铁路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 发展,电气化铁路已成为世界各国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的电气化铁路 2005 年突破 20000 公里, 约占全国铁路总营业里程的 25%, 承担铁路运量的 50% 左右。我国的电气化铁路不论在里程长度和技术装备上,还是在所承担的客货运 输量上都将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第第一一章章 线索架设及接触网悬挂线索架设及接触网悬挂 1.1 承力索及接触线架设承力索及接触线架设 接触网导线也称为电车线,是接触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电力机车运行 中其受电弓滑板直接与接触摩擦,并从接触线
6、上获得电能。性能、接触线截面积 的选择应满足牵引供电计算的要求。 接触线一般制成两侧带沟槽的圆柱状, 其沟槽为便于安装线夹并按技术要求 悬吊固定接触线位置而又不影响受电弓滑板的滑行取流。 接触线下面与受电弓滑 板接触的部分呈圆狐状,称为接触线的工作面。 我国采用的铜接触线多为 TCG-110 和 TCG-85 两种型号,其字母 T 表示铜 材, C 表示电车线, G 表示带沟槽形式, 后面的数字表示该型铜接触线的截面积。 近年来我国也引进使用日本的铜接触线。 我国研制和使用了钢铝接触线。钢铝接触线以铝和钢两种金属压接制成。以 铝面作为导电部分,与受电弓滑板接触磨擦的是钢面,既保证了导电性能又提高 了工作面的耐磨性,我国采用的钢铝接触线有 GLCA100/215 和 GLCB80/173 两 种型号。字母 GLC 表示钢铝电线,A、B 表示线型,后面分式中,分母表示该 型钢铝接触线的截面积, 分子表示该型钢铝接触线的载流量当量于铜接触线的截 面积。 承力索架设保证项目的质量检验符合下列规定:承力索线材规格、型号应符 合设计要求,镀锌钢绞线、镀铝锌钢绞线镀层良好,19 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