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与要求: 该设计的任务在于: 通过理论上的计算和推理, 结合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如所能承受 的压力、 载荷的大小等)进行改良, 使设计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实现结构紧 凑、控制方便、易于实现自动化的优点,能够进行正常的工作。在实际的 生产过程中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 设计过程中的要求: (1) 工作循环是否正确,元件的规格和机能选得是否适应,系统是否简化。 (2) 所要求的速度,作用力是否满足要求,功率是否足够。 (3) 功率利用是否合理,温升是否过高。 (4) 系统是否有过载保护。 (5) 多回路系统的动作是否会相互干扰。 (6) 元件的配合是否便于调整,维修。 (7) 元
2、件的供应情况和经济性。 方案与设计步骤: 1 提出设计参数; 2 草拟液压系统图; 3 确定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和流量; 4 拟定液压系统图; 5 设计和选择液压元件和辅助液压装置; 6 设计液压传动装置工作图; 7 从安全、可靠、经济效果、使用、维护等方面检查整个设计。 摘摘 要要 本文完成了对组合机床液压系统的设计,并对该设计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和 拟订液压系统图,对次液压系统进行了经济技术分析,完成了整个设计的过程。 关键词:组合机床液压系统,拟订液压系统图,经济技术分析。 4 - 目目 录录 前言 .1 第一章 液压系统的设计.2 第二章 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3 第三章 液压系统的设计
3、理由.6 第四章 拟订液压系统图.7 第五章 液压系统设计中就涉及的计算和选择.8 第六章 元件的选择和调节.10 第七章 液压传动装置工作图的有关要求.12 第八章 对整个设计进行的分析和检查.14 第九章 小结与归纳.15 第十章 致谢16 第十一章 参考资料文献.17 附录 A .18 5 - 前 言 液压系统是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液压系统与机械、电气相 配合,实现机床或自动线的自动工作循环。液压系统设计得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和自 动线的工作性能。因此,对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的液压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原则加以探 讨是很必要的。当然,液压系统的性能的优劣,不仅与液压系统有关,而且与所
4、采用 的液压元件有密切的关系。 液压系统应能满足工作部件对力、速度和方向的要求。在一个工作循环的每个工 步中对力、速度和方向这三个参数不仅有量的要求,而且有质的要求。要使一个液压 系统实现所要求的工作循环,保证所要求的工作性能,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所以,要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液压系统的设计方案。 6 - 第一章第一章 液压系统的设计液压系统的设计 一加工通孔的卧式组合机床,加工时的轴何切削力为 200Mpa,快速移动行程为 100mm,工作进给行程为 100mm,要 求快速移为速度为 5m/min,工作进给速度为 50mm/min,试设计这台机床的液压系统。 第一节第一节 对此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5、根据工作要求可知,该机床的动力部件的工作循环为:快进-工进-快退-停止。如图所示: 由动力部件的工作循环可知,动力部件的运动应实现如下 F 控制,此外,还应保证加工时所需的进给速度。 7 - 第二章第二章 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节第一节 换向控制 可采用换向阀来实现。根据所设计的系统为给液压系统,进给液压系统要求换向 平稳,因而采用电液换向阀较好。 第二节第二节快进向工进转换 快进向工进转换的控制方式,最常用的有两种:一是电磁换向阀控制;二 是行程阀控制。当采用电磁换向阀控制时,是动力部件运动索马里转换点时,动 力部件上的挡铁压下电气行程开关,由电气行程开关发出
6、信号,使电磁换向阀动 作,切断快进油路,接通工进油路;当采用行程阀控制时,是动力部件运动运至 转换点后,动力部件上的挡压下行程阀的滑阀,切断快进油路,接通工进油路。 行程阀控制的方式工作可靠,转换平稳,而且精度较高,所以结束时应尽量采用行程 阀控制的方式。 第三节第三节加工结束后向快速退回的转换的控制。 加工结束后向快速退回的转换可采用行程开关控制, 或采用压力继电器与行程开 关和联封控制。 压力继电器和行程开关联合控制方式的优点是:位置精度高、动作可靠。 行程开关控制方式的优点是:简单、方便,但缺点是位置精度不够高。 由于所设计的是加工通孔的机床, 对位置精度的要求不高, 所以可采用行程开关控制。 第四节第四节退回原位转换为停止的控制 动力部件退回原位后转换为停止的控制, 一般均采用动力部件上的原位挡铁压下原位 行程开关,由原位开关发出动力部件停止的信号 第五节第五节 进给速度的控制 在机床的液压传动中,进给速度的控制一般采用节流阀或调速阀。究竟是采用哪一 种方式,与原的选择有很大关系。如选择之量泵时,为保证进给速度的稳定,应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