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目目 录录 目录1 论文提纲2 内容摘要、关键词3 论文正文4-13 参考文献14 2 论文提纲论文提纲 一、体育行政管理法治化的形成 二、体育行政管理法治化的手段 三、体育行政管理法治化改革 3 内容摘要内容摘要 依法行政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成败的关键, 也是我国从体育大国 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关键。 体育行政管理的法治化既需要体育立法与执 法的完善,也需要体育普法和监督的加强。本文结合我国体育立法、 执法、普法和监督的现状,分析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 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我国体育行政管理法治化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 体育强国;体育行政管理;法治化 4 浅谈我国体育行政管理法治
2、化浅谈我国体育行政管理法治化 中国目前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 会、从以德治国向依法治国转型的进程之中。依法治国是当今各国发 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目标的必经之 路。依法治国如何实现?依法治国首先要实现有法可依, 在法律健全 的基础上推行依法行政,实现行政管理法治化,这是实施依法治国方 略成败的关键。 一、 体育行政管理法治化的形成 体育事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贯彻依法 治国的基本方略。这是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关键。自 199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实 施以来,各级立法部门已先后制定了大量的体
3、育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体育领域无法可依的局面已基本结束。然而,体育行政管理的法治化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不是体育立法之后的一个自然而然形成的 过程,而是需要体育立法、执法、普法和监督的统一与完善 ,也就 是说,只有具备相应的现实条件,体育行政管理的法治化才能得以实 现。 二、体育行政管理法治化的手段 1、立法:实现体育行政管理法治化的前提 构建完善的体育法律、 法规体系是体育行政管理法治化的前提条 件,即有法可依。较为完整的体育法律法规体系应当由法律,即体 育法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政府规章及相配套的规 5 范性文件构成。自 1995 年体育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的体育法 律
4、、法规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但是,从当前我国体育法律法规体系 的现状来看, 现有的体育立法数量和质量与体育事业迅速发展的需求 差距较大。 (1) 体育法行政管理改革的必然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于 1995 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通过并于同年 10 月 1 日起实施。 体育法的颁布实施填补了国 家在体育领域里的立法空白,结束了中国体育长期无法可依的历史, 标志着中国体育事业开始进入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新阶段。 体育 法 的颁布为我国体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国家法律层次的专门 规范和保障, 也为我国体育立法的进一步发展和整体性加强提供了直 接的法律依据和基础。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5、公共行政的改革以及 政府职能的转变等一系列变革的出现, 体育法已经无法适应新的 形势体育发展的需要, 体育法中的条文大都比较抽象,并没有结 合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节的规定, 增加了依法执政的难度,急需制 定大量的细则。 (2)法律和行政法规的数量较少,规章较多 自 1998 年国家体育总局组建以来,除了国务院颁布的 3-4 部体 育行政法规和 2010 年出台的全民健身条例外,体育部门目前所 依据的更多是由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制定的部门规章。规章与法律、 法规相比,法律效力普遍较低,从体育立法的角度看也未达到国家立 法的层面。而且部门规章反映的往往是部门的意志,不能较好地反映 6 和体现全社会绝
6、大多数人的意志。正因为存在这种不平衡,使得体育 行政部门权力集中,以规代法、规大于法的现象屡见不鲜。 (3)体育法律法规内容存在缺陷 现有的体育法律法规的内容大都是以规范竞技体育、 提高运动成 绩为主, 而对于关系广大公民切身利益的社会体育活动, 特别是关于 提供公共体育服务产品的相关方面涉及较少, 使得体育法律的受众群 体狭窄,不能体现体育法的实质精神。 2、执法:实现体育行政管理法治化的关键 行政执法是法治国家行政机关的最根本职能, 是国家行政权力行 使的集中表现。 大多数行政管理活动都是行政执法活动。 国家各级体 育行政部门的执法行为不仅是体育法规实施的重要方面, 而且是公民 体育权利得以实现的关键,还是体育管理法治化的具体体现。实践证 明,只强调体育立法,不重视体育执法,法律也只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