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1 1 绪论绪论 1.11.1 引言引言 本章涉及用于小型多功能索道担架课题研究和设计工作。 1.21.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救援担架作为一种转运伤病员的基本救援工具, 被广泛的运用于战争与平时灾难 救援活动中。通过对国内外现有救援担架的现状分析,总结出我国在救援担架的设计 研发上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在具体的针对性研究上还有一定 差距。反映到此次地震灾害救援任务中,我们可以看到用于转运伤员的担架基本上还 停留于简易担架的种类。 这种简易救援担架的使用将有碍于我国应急救援水平和伤病 员后续救治率的提高。 本设计的多支点的长距离运送伤员的索道担架装置更适合
2、实际运输情况。 该装置 架设简单,成本低,可以在恶性环境下使救援人员尽量少,而且能将更多时间用在搜 救上,大大缩短运送伤员的时间,提高救援速度、安全性以及救援效率。 选择“小型多功能索道担架设计”的研究价值及意义在于:第一,分析我国安全 救援产品的现状,阐述民众防灾救灾准备意识、民众防灾救生器材产供销、防灾救生 训练演练对于我国安全救援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二, 通过对国内外救援担架种类、 特点、发展等方面的现状分析,总结出我国在救援担架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第三,以我国在救援担架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构想与实施 方案,并结合民生设计理念分析了现代救援担架设计的现实
3、意义。 1.31.3 国内外发展情况国内外发展情况 现今国内外在担架研究方面都获得了不小的进展, 研发设计出了不少带各式各样 功能的担架,如铲式担架(见图1.1,1.2) 、双节插接式轻变担架床(见图1.3) 、 可快速拆装的组合式多功能担架车(见图1.4)、平移式急救担架(见图1.5)、弯曲 状态可变型座椅式担架(见图1.6)等等。 图 1.1 铲式担架和滑轮支架 2 图 1.2 平铺展开样式 双节插接式轻变担架床(图 1.3) ,他由上节和下节床,中间通过插接锁定而组成 整体。上、下节床的创面均由帆布、五合板、海绵、人造革钉在一起制成。创面不仅 平整且表面柔软。床杠为铝合金制成,故窗体轻变
4、。特别是将病人移上或移下担架床 时不必将病人全身抬起,而仅将病人上半身扶起及稍微抬高下肢即可完成,因而大大 减轻了病人尤其是骨折的病人,在抬上或抬下担架床时所带来的痛苦,是一种新型的 使用的构思巧妙的担架床。 图 1.3 双节插接式轻变担架床 3 可快速拆装的组合式多功能担架车(图 1.4) ,主要是由担架和套设在担架上的支 撑腿构成,担架包括有担架主杠、担架横杠和担架布面,支撑脚套设在担架主杠上, 支撑腿之间设有加强杆,担架的主杠、横杠、支撑脚、加强杆等主要采用套管对接、 部分伸缩管和折合结构, 并利用担架布面折成背包。 其结构简单合理, 拆装方便快捷, 具有快速拆装、携带方便、体积小、重量
5、轻、功能多的特点。未装上支撑腿可作为担 架使用。 尤其使用于部队野战、 紧急救护、搬动伤员等, 也可作医院的普通担架使用。 图 1.4 可快速拆装的组合式多功能担架车 平移式急救担架(图1.5) ,本实用新型属病人的运送和所用设备技术领域。该担 架由左、 右两件担架本体和置于担架本体两端部并于担架本体相联结的两组滑动机构 构成。该担架使用于急需易地救治,而当时病情危重不宜大动作搬运的患者,在病人 不改变体位情况下可平稳地装载和卸下。该担架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平稳性好,使 用该担架节省人力,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图 1.5 平移式急救担架 一种具有优良的操作性的、 可以有效地减轻其载置部上躺
6、卧着的伤病者等的负担 的、弯曲状态可变型座椅式担架(图 1.6) ,包括:操作部件 60、转动位置选择装置 27 和 40 以及动作部件 68,其中,所述的操作部件 60 配置在由三根管状部件 20、22、 24 构成的一对支撑棒 10,10 之一方的端部,该三根管状部件可转动的链接在一起,并 且,其转动可以形成座椅形态的弯曲状态;所述的转动位置选择装置 27 和 40 配置在 该支撑棒 10 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根管状部件 20、22、24 之联接部位处,其作用在 于从所述的管状部件 20、22、24 之多个多个转动位置中选择其一,包括实现上述的 4 弯曲状态的转动位置,并且阻止该管状部件 20、22、24 之自由转动从而固定锁选择 的转动位置; 所述的动作部件68与操作部件60及转动位置选择装置27和40相连结, 并且,伴随该操作部件 60 之操作,固定由该转动位置选择装置 27 和 40 选择的各管 状部件 20、22、24 之转动位置。 图 1.6 弯曲状态可变型座椅式担架 1.4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任务本课题的主要研究任务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