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村学生厌学状况及原因分析农村学生厌学状况及原因分析 摘要 厌学现象在当前的中小学学生中普遍存在,厌学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 关注。厌学的原因是复杂的,有学生自身的内在的原因,也有社会、学校、家庭等 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为帮助青少年学生克服厌学心理,先要唤起孩子对学习的 兴趣,改革单一的课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关爱,亲其师信其道;再有学校、 社会、家庭相互结合也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农村;学生厌学 在当今这个复杂纷繁的社会里,人们为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一 刻也不敢放松自我,拼命学习,拼命工作。以致不少人由于生活过于紧张而精神 崩溃,还有一些人因为不堪忍受生活和工作压力而自我结
2、束宝贵的生命。 紧张、 繁忙、 竞争的气氛也同样笼罩中小学校园。 家长的“望子成龙”、 “望 女成凤”;教师不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片面追求分数;学生自身能力、水平的 限制致使那些脸上写满稚气和青春的孩子们,背负着成年人的沉重期望,在 本该悠闲的双休日, 奔波于各种为他们特设的学习场所。 经过了一天的学校生活, 疲惫不堪地回到家中,大人们都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电视节目,而小小的孩子还要 伏案对付那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习题, 电视中精彩的节目对他们来说只是周末晚 上的奢侈享受孩子们的负担实在太重了。 于是,有些孩子开始厌学,有些孩子因为不堪忍受而逃学拒学,有些孩子甚 至以自杀的方式来逃避烦恼。 究竟是什
3、么原因导致了孩子的脆弱?究竟是什么原 因导致了孩子的反叛?如今的孩子吃穿不愁、生活优裕,却为什么总是喊苦、喊 累?为什么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变得如此困难?孩子应该有怎样的生活和学 习环境?孩子应该过怎样的学习和娱乐生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师 大教育系在全国做过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大型调查, 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 学生仅有 38.4%学生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依次为实验、用电脑、读课外书,而 认为最有效的即适合应考的学习方式则依次是听讲、作业练习,这恰恰是造成他 们厌学的重要因素。 学生的厌学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 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起跑线上 的教师,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急需解决,我们肩
4、负的任务重如泰山。我们刻不容 缓的任务就是对学生中出现的厌学情绪要及时的分析与研究,找出问题的根源, 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在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给他们一片蔚蓝 的天空。 一、 农村学生厌学的现状 1 农村学生的厌学现象在学校里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应付型:学习缺少主 动性,抱着消极态度听课,缺乏独立学习的习惯,学习活动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状 态,注意力极易分散,有意注意少,无意注意多。 2.胆怯型:由于不愿学,学 而不会,提不起精神,成绩越来越差,形成恶性循环。课堂上害怕老师师提问, 心理常处于紧张状态。3.对抗型:由于成绩差,他们的自尊心很少受到别人的关 注和重视,因而不守纪律
5、,做小动作,甚至与老师对着干,上课故意找碴,气老 师,对老师、家长的劝说有抵触情绪,逆反心理较强。 4.自卑型:很少与家人 沟通,不愿和老师沟通,在家骗父母,在校骗老师。虚荣心强,意志薄弱,稍受 挫折,便情绪波动,自暴自弃。 二、农村学生厌学产生的原因 厌学是学生消极对待学习的心理和行为反应模式,其表现为对学习的认识存 在偏见,情绪表现消极,行为上远离学习活动。它是一个从轻到重、由量变到质 变的过程。厌学不是某些学生所特有的,而是所有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共同潜在的 问题,一旦造成厌学的客观条件发生作用,便会在平时表现出来。逃学则是厌学 心理发展到高阶段的一种行为表现形式。 (一)小学生对学习转型期
6、的不适应(一)小学生对学习转型期的不适应 孩子从幼儿园升小学,教师是第一个学转型期,在此期间幼园教学目的、任 务、纪律等与小学并不一样有很大的区别。在幼儿园孩子的活动性强,上了小学 孩子就要学会安安稳稳地坐在书桌旁边读书,要应付更难的功课等。教师的教学 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知识的深度也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这些变化给孩子的 心理带来重大的冲击,处理不好产生厌学情绪。 (二)小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不认同(二)小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不认同 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主张学生全面发展的。那么,什么是全面发展呢?不少人 往往认为一个学生的各门功课都考高分就是全面发展了, 踏入了这种认识上的误 区,就会导致片面追求升学率。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危害就是使大部分学生都厌 学。因为它对所有的学生都用同一个标准衡量,要求他们把上重点中学作为奋斗 目标。学校好比是“工厂” ,学生是这个“工厂”生产出来的一批批“标准件” 。 这就造成如下现象: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是为考高分、升学,为了回报来自 社会及家庭的过高期望值而不敢不学,不得不学,其实并非对学习活动本身有兴 趣。学习成绩也许提高了,但学习的兴趣和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