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前 言言 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 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他对 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装备的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的大趋势。而 且随着世界制造业的转移,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加工厂,美国,韩国,英 国等国家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的高科技密集时代与微电子时代,钢铁,机 械,化工等重工业正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正处于重工业发展中期, 所以数控技术的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尤为重要。.我国从 1958 年起,由 一批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少数机床厂起步进行数控系统
2、的研制和开发。由于 受到当时国产电子元器件水平低,部门经济等的制约,未能取得较大的发展。 在改革开放后,我国数控技术才逐步取得实质性的发展。经过“六五 “(81-85 年)的引进国外技术,“七五”(86-90 年)的消化吸收和“八五”(91一 -95 年)国家组织的科技攻关,才使得我国的数控技术有了质的飞跃,当时通过 国家攻关验收和鉴定的产品包括北京珠峰公司的中华 I型, 华中数控公司的华中 I型和沈阳高档数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蓝天 I型,以及其他通过“国家机床质量 监督测试中心”测试合格的国产数控系统如南京四开公司的产品。 我国数控机床制造业在 80 年代曾有过高速发展的阶段,许多机床厂从传
3、统 产品实现向数控化产品的转型。但总的来说,技术水平不高,质量不佳,所以 在 90 年代初期面临国家经济由计划性经济向市场经济转移调整,经历了几年最 困难的萧条时期,那时生产能力降到 50%,库存超过 4 个月。从 1 9 9 5 年“九 五”以后国家从扩大内需启动机床市场,加强限制进口数控设备的审批,投资重 点支持关键数控系统、设备、技术攻关,对数控设备生产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 用,尤其是在 1 9 9 9 年以后,国家向国防工业及关键民用工业部门投入大量技 改资金,使数控设备制造市场一派繁荣。 2 目录目录 前言前言 第一张第一张 数控机床的产生及发展数控机床的产生及发展 1.1 数控机床的
4、产生 1.2 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第二章 数控车的加工工艺分析与工装夹数控车的加工工艺分析与工装夹. 2.1 零件图的工艺分析 2.2 加工设备的选用 2.3 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2.4 合理选择刀具和夹具. 2.5 夹具安装要点. 2.6 加工路线的拟定. 第三章第三章 零件程序编制零件程序编制. 3.1 编程概述 3.2 零件程序编制 第四章第四章 程序首句妙用与控制尺寸精度的技巧程序首句妙用与控制尺寸精度的技巧 4.1 程序首句妙用 G00 的技巧 5.2 控制尺寸精度的技巧 4.2.1 修改刀补值保证尺寸精度 4.2.2半精加工消除丝杆间隙影响保证尺寸精度5.2.3程序编制保证尺
5、寸精度 4.2.4 修改程序和刀补控制尺寸结束语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附录附录 3 第一章第一章 数控机床的产生及发展数控机床的产生及发展 第一节第一节 数控机床的产生数控机床的产生 在机械制造工业中并不是所以的产品零件都具有很大的批量,单件与小批 量生产的零件约占机械加工总量的 80%以上。尤其是在造船,航天,航空,机 床,重型机械及国防工业更是如此。为了满足多品种,小批量的自动化生产, 迫切需要一种灵活的,通用的,能够适用产品频繁化的柔性自动化机床。数控 机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发张起来的。它为单件,小批量生产的精密复杂 零件提供了自动化的加工手段。 根据国家标准 GB/T8129-199
6、7,对机床数字控制的定义:用数字控制的装置 (简称数控装置) ,在运行的过程中,不断的引入数字数据,从而对某一生产过 程实现自动控制,叫数字控制,简称数控。用计算机控制加工功能,称计算机 数控简称 CNC。 数控机床即是采用了数控技术的机床,或者说装备了数控系统的机床。 第二节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从 1952 年第一台数控机床问世后,数控系统已经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和六 代的发展,其六代是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小型计算机,微处理器和基 于工控 PC 机的通用 CNC 系统。其中三代为第一阶段,称作为硬件连接数控, 简称 NC 系统。后三代为第二阶段,称作计算机软件数控,简称 CNC 系统。 数控机床总的发展趋势是工序集中,高速,高效,高精度以及方便使用,提高 可靠性等。 (1) 工序集中 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 在一般数控机床的基础上开发了数控 加工中心,即具备刀具自动换刀数控机床。在加工中心机床上,工件 一次装夹后,机床的机械手可以自动更换刀具,连续的对工件进行多 种工序加工。 目前,加工中心的机床的刀具库容量可达到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