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桥梁施工的测量和沉降观测桥梁施工的测量和沉降观测 - I -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迅速发展,物质文明的迅速提高以及高速公路和高铁的不断建设, 因此,施工前、施工中和竣工后的有很多工作都需要测量去完成很多任务,可见测量工 作在桥梁建设当中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基础工作,它贯彻整个桥梁施工的全过程,施工时 刻都会用到全站仪和水准仪进行放点、操平。这项工作要是出现错误,给工程造成的负 面影响是非常显著的,轻则部分工程返工,严重的话工程报废,因此,认真踏实的工作 作风,过硬的测量理论知识,丰富的测量实践经验对于任何一个测量员都必须具备的。 这样才能为施工放样出准确、 可靠的点。 当控制点的密度不足时, 可
2、根据工程实际情况, 对导线进行加密,并提出对导线和水准的具体精度要求。由于设计单位的控制点一般要 求距离是 500600 米左右,达不工程施工放羊的点的密度要求,有的地物变化使得点位 不通视,原有点位位置不理想,要求加密导线,且要求精度与原设计的想同,加密后对 其成果报告进行内页审核和外业检查。这样才能确保加密的控制点和原有的控制点的精 度要求一样。在以后的施工中,要对控制点进行周期性的复测,联测 防止控制点随着 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沉降和偏移, 为工程的放样和承台、 桥墩的沉降观测提供可靠的数据, 以便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施工中。 关键词:准确、可靠、高精度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3、格式规范 - II - 目 录 摘要 I 引言 1 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 1.1 野外控制点的布设 2 1.1.1 野外控制点布置的形式 2 1.1.2 野外控制点的布设原则 2 1.1.3 野外控制点的选点、埋石 2 1.2 野外控制点的数据采集和精度要求 2 1.3 控制点误差的分析 3 1.3.1 仪器误差 . 3 1.3.2 观测误差 3 1.3.3 外界条件的影响 4 2 施工阶段 5 2.1 熟悉图纸和审核坐标 5 2.2 桩基础放样 5 2.3 承台放样 5 2.4 墩柱放样 5 2.5 桥面的放样 5 2.6 施工过程中控制点的复测 6 3 竣工阶段后的沉降观测 7 3.1
4、 全部控制点的复测 7 3.2 桥墩、承台的观测时间要求 7 3.3 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 7 3.4 沉降观测应该遵循的原则 7 3.5 沉降观测成果整理及计算要求 8 3.6 数据处理 8 3.7 绘图列表汇总 9 3.8 观测中的注意事项 9 总 结 11 致 谢 12 - III - 参考文献 . 13 - 1 - 引言 桥梁在施工过程中,桩,承台,蹲身的承载力不断加载,桥的沉降是避免不了的, 控制点也会随着时间的推迟,地下水位的变化和地面的部分沉降度会引起控制点的沉降 和变化,因此,施工的过程中,要隔一定的周期对控制点进行沉降观测,确保控制点的 坐标位置准确。 为以后的施工放样、 施工
5、中和竣工后的周期性沉降观测提供准确的数据。 如果在一个周期内得到的承台或蹲身的数据有明显的变化,我门应该把数据及时的反映 给设计部门,设计部门应该及时的对该桥的地质情况,承载力,和地下水位等方面的部位 进行勘察,分析从而获得问题的所在,及时的提出补救措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如果在一 个周期内得到的数据没有明显的变化说明桥的性能安全可靠。 桥梁施工的测量和沉降观测 - 2 - 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1 野外控制点的布设 1.1.1 野外控制点的布设原则 (1)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2)要有足够的精度 (3)要有足够的密度 (4)要有统一的规格 1.1.2 野外控制点布置的形式 (1)附和导线:
6、导线从已知点出发,经过几点之后,最终附和到另一已知点上,将 这种布设在两已知点间的导线形式,称为附和导线。由于两个已知点都是高级控制点的 坐标已知,故该布设形式对观测成果有严密的检测作用。 (2)闭和导线:导线从已知点出发,经过几点最终又回到出发点,构成一个闭合多 边形导线,把这种起于同一已知点的导线形式,称为闭和导线。该导线形成闭合的多变 行,在观测成果具有严密检核作用。 (3)支导线:导线从一已知点出发,即不附和到另一个控制点,也不回到原来的起 点始点。支导线没有检核条件,不易发现测量工作中的问题,一般不宜采用。 1.1.3 野外控制点的选点、埋石 对点位的要求: (1)不论是三角点还是导线点,其位置都尽量选在展望良好,易于扩展的制高点上。 (2)点与点之间构成的边长、角度、图形结构等都应完全满足规范要求。 (3)点的位置要保证所埋中心标石能长期保存,以及造标、观测工作时的安全。 (4)确定点位时,应使观测视线避开产生水平折光的地形或地物,并使视线超越及 离开障碍物一定的距离。 对埋石位的要求: 控制点上需要埋设带有中心标志的标石,以标志控制点的实际点位,并使点位能够 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