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病人对病人及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家属的心理护理 (摘要)(摘要):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性地为病人做心理护理往往达 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通过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家属与患者之间的 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 果,使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既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又能减少护患 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关键词) :病人家属 、心理、护理 2 引言引言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模式和 护理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直接关系到病人是否能得到及时正确 的医治。 疾病治疗的成败与护理工作质量有密切的关系, 要提高医疗 护理质量, 除了给病人做好基础护理
2、外, 还必须注意病人的心理状态, 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需要, 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 以取得病人 的积极配合。因此, 护理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各科病人的不同心理特点 才能做好心理护理。由于疾病来的突然,自觉症状明显,病人没有足 够的思想准备,因而往往产生紧张及焦虑。有的病人病情重,害怕疾 病恶化,表现出急躁情绪,病人对反复检查及治疗缺乏耐心,有时对 医护人员的态度表现为生硬、 粗暴。 病人对入院后进行的必要诊断方 法和综合治疗措施不了解,有些还会增加痛苦,病人在接受不熟悉的 医疗操作中产生恐惧和不安心理。部分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人,考 虑到经济问题, 老人和小孩的抚养问题, 以及今后的工作, 生
3、活问题, 而产生种种忧虑。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性地为病人做心理护理 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通过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家属与患者 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 使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 的效果,使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既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又能减少 护患纠纷的发生,然而我们同时发现大部分家属也比较紧张、焦虑、 恐惧。他们过分照顾病人、夸大病情,对医务人员提出过高要求,所 以我们要想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首先要做好病人家属的心理护理。 3 目目 录录 1 1 什么是心理护理什么是心理护理 5 2 2 心理护理的常用方法心理护理的常用方法 5 2.1 疼痛的心理护理 5 2.2 焦虑的心
4、理护理 6 2.3 恐惧的心理护理. 6 2.4 悲伤的心理护理. 6 3 患者家属的主要心理问题患者家属的主要心理问题 . 6 4 4 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 4.1 急性病人的心理护理 7 4.2 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 8 4.3 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9 4.4 传染科病人的心理护理. 11 4.5 重危病人的心理护理. 12 5 护理措施护理措施 13 致谢致谢. 14 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 15 4 一、什么是心理护理一、什么是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心理学在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也是护理行为对病人心理活动影响的 实施。 人在患病后都会产生特有的心理需求和反应。
5、因此,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家 庭成员应通过良好的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病人对疾病的错误感受和 认识,改变其心理状态和行为。 心理护理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病人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的情绪,调 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协助病人适应新的社会角 色和生活环境。通过心理护理,家庭成员尽可能为病人创造一个有利于治疗和康 复的最佳心身状态。 病人的心理需要主要表现为: (1)躯体需要主要指病人的生理需要,如对空气、休息、睡眠、饮食与水、排 泄、活动、安全等的需求。 (2)感情及精神需要病人需要亲人、朋友的探视与关怀。即便有病时,也希望 继续发挥个人才能,实现事业有成。要求
6、他人尊重自己,重视自己,关注自身的 病情及预后等。 二、心理护理的常用方法二、心理护理的常用方法 1.疼痛的心理护理疼痛的心理护理 某些肿瘤、手术后、外伤及慢性炎症或结石等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有 些慢性疼痛,原因较为复杂,影响疼痛的原因也很多,如采用心理治疗,则病人 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疼痛减轻。 由于不良的暗示作用,可使病人感觉疼痛加重;而采用良好的暗示疗法,可使 病人感觉疼痛减轻甚至疼痛消除。对病人进行催眠状态下的暗示,可使病人全身 心放松,消除病人焦虑、紧张、恐惧的心理,提高病人对疼痛的耐受能力,从而 达到减轻疼痛或止痛的效果。 对慢性疼痛的病人应转移其注意力,创造和谐、愉快的环境与情绪,消除不良 消极因素的影响,对缓解或消除疼痛十分重要。对病人正确看待疾病的行为给予 正面的鼓励和关心,对病人不适当的疼痛表现不予鼓励和关心,这样可以帮助病 人培养健康有益的心理和行为,有利于纠正不良的疼痛行为表现。 2.焦虑的心理护理焦虑的心理护理 病人表现焦虑,是一种痛苦不安的心理状态。不同病人焦虑的行为表现也因病 5 情轻重而异。因此,在护理病人时,应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情况的病人进行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