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引言引言 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是现代机械工程的基本技术构成, 也是现代控制工程的 基本技术要素。由于由于其本身的独特的技术优势,使得它在现代化农业、制造 业、能源工程、化学与生物工程、交通运输与物流工程、采矿与冶金工程、油气 探采与加工、建筑与公共工程、水利与环保工程、航天与海洋工程、生物与医学 工程、科学实验装置、军事国防工程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成为现代化进程 中不可替代的一项重要技术。液压传动是以油或油水混合物作为工作介质(也可 以说是传动件) ,通过液体的压力能实现能量传递的传动方式,其应用和发展实 践表明它具有传动平稳, 能在大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 便于实现复杂动作等
2、优点。 与机械传动、 电气传动相比, 它还具有能容量大的特点。 在较小的重量和尺寸下, 可以传递较大的功率,易获得很大的力或力矩。通过一阶段的课题调研,和在企 业里的实践。我的课题是液压压套机。 - - 2 - 一、液压油缸的结构选择一、液压油缸的结构选择 由于压套机推力较大(29 吨) ,推料长度(0.5 米) ,为了使压套机有良好的 工作性能,考虑采用双油缸结构或单油缸的结构。若采用两个油缸的结构,则两 油缸之间有一定的中心距,并且两油缸采用两端固定式,以增加整个机构的强度 和提高油缸工作稳定性。 为了使油缸在工作时不因为所受载荷的不同而引起两钢 工作速度不同步的现象, 对油缸采用了刚性同
3、步, 即在两油缸之间加上一导向杆, 依靠导向杆对两油缸实现同步。该结构较复杂、工作可靠、同步精度较高,并采 用节流阀的液压同步回路,同步精度较低(4%5%) ,这对压套机的工作性能影 响较大,同时很可能会造成损坏油缸,折断活塞杆头等事故。如果采用分流阀的 液压同步回路,系统简单,但其同步精度(25) ,同样会对压套机造成影 响。采用此结构存在同步的问题。 若采用双作用单油缸的形式,就不可能存在上述的问题,根据同类设计,可 以参考采用单油缸双导杆结构。一只油缸在中间,导杆分别在油缸两边的形式, 油缸采用两端轴向脚座固定式。 由于采用导向杆和活塞杆采用法兰连接,构成刚性同步,而刚性同步又是 通过导
4、向杆和推头来实现的,所以导向杆和推头之间的连接为刚性连接,以保证 同步精度。 - - 3 - 二、液压系统方案的选择二、液压系统方案的选择 由于液压式压套机的工作过程比较简单,为工进返回停止。工进 时候的油缸速度慢为m/s012.0 工 V,返回的速度较快,为0.016m/s返V。所以其 液压控制系统也比较简单, 只要在油泵和油缸之间串联一个换向阀就可以达到目 的。为了 控制系统压力和对系统起安全保护作用,在油泵和换向阀之间并联接 上一个溢流阀 另外,为了充分发挥液压的无级调速的特性和尽可能减少系统元件,系统 采用手动变量泵。 (变量泵可节省调速阀,减少系统发热) 由于系统压力较高,流量较大,
5、油缸返回速度大,冲击大,为了控制返回 速度活儿减小冲击,在油路上串联一个双向节流阀(可调) ,以达到目的。所有 的液压元件都安装在集成块(150x150x120)上 帕斯卡原理指出:在充满液体的密闭容器内,施加于静止液体表面 的压力将以等值同时传到液体的各点。所以在液压系统中,当忽略液体自 重时液体静止段内压力到处相等,如实验系统中压力表的示值反映表前管 道引出处的压力值。 以一个不完全系统(图 2-1)为例,液压缸有杆腔活塞有效面积为 A2, 阻力负载为 F。液压泵从油箱吸油,经压油管供油至液压缸下腔,由于 F 的存在将阻止液压缸下腔密封容积的增大,从而使泵不断排出的油液受到 压缩,因此导致油压不断上升,当压力升高到能克服阻力负载 F 时,活塞 便被推动上升,这时,因缸的上腔直通油箱,P3=0,则有 2 2 A F P。如果 F 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