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继续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毕业论文 (设计)(设计) 题目: 学院: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 I XXXX 煤业煤业 3030- -9090 万吨万吨/ /年改扩建年改扩建盘区开采设计盘区开采设计 摘 要:本设计以 XX 煤矿地质勘探资料为基础, 进行了 30-90 万 吨/年改扩建盘区开采设计。分别论述了采区储量和生产能力、采区方案 设计和采区生产系统、开采顺序以及采区的布置和装备、各巷道的布置 等。为 XX 煤矿改扩建提供施工依据。 关键词: 煤矿;改扩建;开采设计 0 目目 录录 引引 言言1 第一章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井田概况及井田
2、地质特征2 第一节 井田概况3 第二节 矿井地质特征4 第二章第二章 井田境界与储量井田境界与储量17 第一节 井田境界17 第二节 资源储量17 第三章第三章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21 第四章第四章 井田开拓方式井田开拓方式21 第五章第五章 采区布置及装备采区布置及装备24 第一节 采煤方法24 第二节 采区布置32 第六章第六章 井下运输与提升井下运输与提升34 第七章第七章 矿井通矿井通风与安全风与安全34 第一节 概况34 第二节 矿井通风37 第三节 灾害预防及安全装备42 第八章第八章 矿井设计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矿井设计主要经济技术指标56 参考文献
3、参考文献 谢谢 辞辞61 1 引引 言言 本设计以 XX 煤矿地质勘探资料为基础,以煤矿开采方法 , 煤 矿安全规程 , 采煤概论 , 煤矿地质学 , 通风安全学 , 井巷工程 和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等资料为依据,进行了采区生产系统的设计。 本说明书首先介绍了矿井概况及地质特征,详细说明了设计采区的 范围、煤层煤质、瓦斯地质以及水文地质等基础资料。 在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采区开采设计。分别论述了采区储量 和生产能力、采区方案设计和采区生产系统、开采顺序以及采区的布置 和装备、各巷道的布置等。 2 第一章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矿井地质特征井田概况及矿井地质特征 第一节第一节 井井田概况田概况 一、
4、交通位置一、交通位置 XX 煤业东北距 XX 市 15km,马(村)巴(公)公路于井田中 部通过,经该公路向北 3km 可达沁(水)辉(县)公路,沿沁(水) 辉(县)公路再往东 8km 可接 207 国道、12km 后至 XX 市东部可上二 (连浩特)广(州)高速公路晋(城) 长(治)段、晋(城) 长(治)二级公路,东距太(原)焦(作)铁路线 8km,最近的煤炭 集运站为距井田西部 1.5km 的兰花集团唐安煤矿煤炭集运站,该矿与上 述沁辉公路及铁路间有村用柏油路相通,交通便利。 二、地形地势二、地形地势 该井田位于太行山西缘南段、沁水煤田盆地之东南缘,井田西部为 低山区,中东部为丘陵,地貌形态属侵蚀性低山丘陵区,总的地势为 西高东低,最高点位于井田西部黄花岭,海拔 1019.0m,最低点位于井田 中部的崔家庄西北处,海拔 818.0m,最大相对高差 201.0m。 三、水文三、水文 井田位于太行山南段西麓,井田中南部有一小型东宅水库。许河 从井田外西北部 2.2km 处由西向东流过,最终汇入丹河。属黄河流域沁 河水系。 四、气象及地震四、气象及地震 该区属大陆性气候特征。据高平市气象站近 10 年观测资料:平均气 温为10.23, 最高气温为38.6, 最低气温为-22.8; 年降水量为281.7 1117.6mm, 69 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