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我国失业问题及其对策我国失业问题及其对策 摘 要 我国的失业问题日益凸显并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 已构成对我国今后经济发展 和社会稳定的尖锐挑战。在经济高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攀升的同时, 失业人口、 失业率亦不断攀升。 关键词: 失业;失业率;就业 2 引 言 失业是我国进入 2l世纪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它不仅与人民的生活紧密相关,而 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在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是“低工资、广就业”的 就业制度,实现了失业率的最低水平,但这种最低水平的失业率却隐藏着相当大的隐性 失业。 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这部分隐性失业逐渐显性化, 由此引发了
2、一次又一次的失业高峰。失业不仅造成了入力资源的浪费,而且给我国的经 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更加重了对社会稳定的威胁。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 头等大事,它的妥善解决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 3 1 我国失业问题现状及特征我国失业问题现状及特征 1.1 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 失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失业问题涉及社会与政治的稳定,是 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减少失业、扩大就业被各国列为保持社会稳定和消除贫闲的 重要指标。近几年来,失业问题在我国也日益突出,1997年、1998年、2001年,失业问 题相继被列建为我国居民关注的头号社会问题。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
3、仍然十分严峻,失业人口数量持续上升,失业人口结构不断变 化。根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截至2005年底,我国公开的城镇失业人口达 839万人,失业率为4.2%,与2004年基本持平。总体看来,我国的失业人口从1995年的 519.6万增加到2005年的839万人,失业率从1995年的2.9%增加到2005年的4.2%。失业人 口、失业率都在不断地增加与提高。截至2007年6月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38万 人,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虽然从2004年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有所下降,但是 它不能说明我国失业问题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就业压力巨大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 的长期性问题之
4、一。 1.2 1.2 我国失业问题的特征我国失业问题的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 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 过程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就业问题深层次矛盾也日益突出, 使失业现象呈现 以下特征: 1、失业率不断上升, 再就业率的不断下降, 失业回滞开始出现。失业回滞是指由 于失业率长时间居高不下, 自然失业率开始上升的现象。前面已经叙述过我国的失业现 状, 仅城镇公开登记失业率就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而再就业率却逐年走低,从1998 年 的50%下降至2002 年的15%,近年来仍处于下降趋势。 2、 失业与空位并存, 结构性矛盾空前突出。 一方面劳动力总量上明显供大于求, 另 一方面, 高级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等技术型劳动力则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结构性失 业的存在造成了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障碍, 进而大大削弱了企业进一步吸收就业的能力。 3、知识型失业出现并普遍化。我国高知识群体失业的现象主要出现在上世纪九十 4 年代中后期。据统计,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在1996- 2005 年分别为93.7%、97.1% 、 76.8% 、79.3%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