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论文范文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 我国潜力巨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刺激了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 也吸引了世界各大 跨国汽车厂商在我国进行本土化生产, 这种情况带来了我国汽车零配件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和 跨国汽车厂商对零配件物流和整车物流服务的大量需求, 巨大的市场机会使汽车物流企业迅 速崛起。 尤其是我国汽车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些大型的汽车物流企 业或汽车物流附属单位经过多年的运作, 拥有许多运输和仓储的设备和设施, 已建立了一定 的服务网络。同时,公路等基础设施的扩大也极大的促进了汽车物流的发展。 但是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随着汽车物流的不断发展而暴露出的种种问题
2、, 中国的汽车物 流行业信息化程度偏低,缺少功能完善的信息平台,信息服务业的整体水平不高,服务功能 不完善, 影响了物流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汽车物流在信息化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信息技 术应用和物流设备的落后, 而且不少汽车物流企业都忽视了信息资源规划工作, 缺少统筹规 划和统一的信息标准,致使设计、生产和经营管理信息不能快捷流通和共享,企业享受不到 信息化投资应产生的效益,从而严重阻碍了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而随着汽车物流企业全球化服务需求的日益增多, 中国物流企业要为全球汽车贸易商和 生产商提供高效、无缝、可靠的物流服务,必须加强汽车生产企业、汽车物流企业之间的横 向沟通,突破信息、区域
3、壁垒,就需要完成对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才能够借助行业信息平台 和电子商务模式,最大限度的整合物流资源,降低物流费用,形成国际竞争力。汽车物流的 信息化和标准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以标准化的要求整合、改造业务流程,以信息化 技术固化新的标准,落实先进的管理制度。因此,建立物流信息标准是物流信息化的基础和 前提,没有统一的标准,信息化就不可能实行。 1.2 研究意义 信息化是现代汽车物流的基础。汽车物流活动包括运输、仓储、包装、配送、流通加工 等多个环节, 需要信息系统像纽带一样把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联结成一个整体, 这就需要在 编码、文件格式、数据接口、EDI、GPS 等相关方面实现标准化,以消
4、除不同企业之将的信 息沟通障碍。依靠物流信息系统的支撑,商品的流通不仅可以降低库存,提高效率,还可以 实现全程监控,可视化管理,为流通方式创造新的条件。要使物流信息系统充分发挥作用, 实现供应链上下游单位之间物流活动的协调,根治物流活动中的重复操作、准确性差、反应 速度慢等问题,关键在于建立快速、及时和透明的信息传递和共享机制,其基础就是汽车物 流信息标准化。 但是由于我国汽车物流标准体系建设的滞后, 影响了物流信息化的进程, 也影响了现代 物流的发展。标准化滞后对物流信息化制约的表现,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企业层的信息标准化问题,主要体现在企业信息系统的的结构、功能、开发工具不 规范,缺乏标准体系的指导,导致企业信息化成本高,进度慢。 行业层的信息标准化问题,即由于缺少专业的统一标准,企业之间及企业内部各部 门间的信息无法有效沟通,需要反复转化、认证,费用高,效率低,安全性低。 社会层的信息标准化问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这样的社会层标准也往往 是国际标准。 到目前为止, 我国在基础的标准体系方面仍然没有权威的国家标准, 造成的我国汽车物 流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