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课 程程 设设 计计 ( 2011 级本科)级本科) 题题 目:目:高压电力网最优网络接线方案设计高压电力网最优网络接线方案设计 学学 院:院: 物 理 与 机 电工 程 学 院物 理 与 机 电工 程 学 院 专专 业:业: 电 气 工 程 及 其 自 动化电 气 工 程 及 其 自 动化 完成日期:完成日期: 2014 年年 6 月月 30 日日 二一四 年 六六 月 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 计 题 目 高压电力网最优网络接线方案设计 作 者 姓 名 学院、专业、年级 物电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11 级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副教授 任务下达日期 2014年5月20日 1
2、.设计任务设计任务 1.1 设计题目 高压电力网最优网络接线方案设计 1.2 设计内容 经设计方案的初步筛选和经济技术比较后,确定较优主网架接线方案,并对其进行 N-1 校验、导线选型及校验。本次设计旨在初步掌握并熟悉电力网接线设计、无功补偿、方案经 济性比较等基本方法,加深对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及意义、技术经济比较理论的理解。 1.3 原始数据 (1)发电厂变电所地理位置。本设计针对一个地区电力网,该电力网中有一个火力发电 厂 A,发电厂附近有一些近区负荷,另有 3 个变电所,发电厂、变电所的地理位置关系如图 3-1,1、2、3 为变电所,图中每个方格距离代表 20km。 (2)发电厂、各变
3、电所负荷情况。发电厂 A 各变电所的负荷情况见表 3-2,其中补偿后 功率因数是对变电所低压负荷母线的运行要求。 A 1 2 3 图 1-1 发电厂变电所地理位置图 表 1-1 发电厂和各变电所负荷情况表 项目 地点 A 1 2 3 最大负荷/最小 负荷(MW) 6/3 42/35 50/35 35/28 功率因数(补偿 后) 0.95 0.98 0.98 0.98 最大负荷利用 小时(h) 4000 4000 4500 3600 一、二类负荷所 占比例(%) 25 40 60 52 低 压 母线 电 压 (kv) 10 2.2.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的基本要求 2.1 设计及计算说明书 (1)说
4、明书要求书写整齐,条理分明,表达正确、语言正确。 (2)计算书内容:为各设计内容最终成果、确定提供依据进行的技术分析、论证和定量 计算,如。 (3)计算书要求:计算无误,分析论证过程简单明了,各设计内容列表汇总。 2.2 图纸 (1)绘制分析所需的必要图纸 (2)图纸要求:用标准符号绘制,布置均匀,设备符号大小合适,清晰美观。 3.3.论文论文( ( 设计设计) ) 进度安排进度安排 阶段 论文(设计)各阶段名称 起止日期 1 熟悉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及设计背景资料 5 月 20 日-5 月 25 日 2 查阅有关资料 5 月 26 日-5 月 27 日 3 阅读设计要求必读的参考资料 5 月
5、 28 日-5 月 29 日 4 书写设计说明书 5 月 30 日-6 月 20 日 5 小组答辩与质疑 6 月 21 日-6 月 22 日 6 上交设计成果 6 月 30 日 4.4.需收集和阅读的资料及参考文献(指导教师指定)需收集和阅读的资料及参考文献(指导教师指定) 1: 陈珩.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三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2:何仰赞,温增银.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版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3:陈悦.电气工程毕业设计指南电力系统分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4: 郭丽萍,顾秀芳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指导及实例分析 ,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5:
6、华智明,张瑞林.电力系统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6:刘振亚.高压电网.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教 研 室 意 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第 1 页 目录目录 目录 1 引言 2 1 功率平衡校验 3 1.1 有功功率的平衡 3 1.1.1 系统综和最大用电负荷 y P 的计算 . 3 1.1.2 系统供电负荷 g P 的计算 3 1.1.3 系统中发电负荷 f P 的计算 3 1.1.4 发电厂 A 的总装机容量初定. 4 1.2 无功功率平衡 4 1.3 初步确定主网架 4 2 供电网络接线初步设计 5 2.1 方案的初步拟定 5 2.2 初步潮流计算. 7 2.2.1 方案一初步潮流计算. 7 2.2.2 方案二的初步潮流计算 11 2.3 电力网电压等级的确定 16 3 最优规划方案的选择. 17 3.1 导线截面积选择原则和方法 17 3.2 按电压损失校验导线截面积 17 3.3 两种方案的经济比较 18 3.3.1 投资费用的计算 1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