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 学学 院:院: 矿业学院矿业学院 专专 业:业: 测绘工程测绘工程 2012014 4 年年 6 6 月月 8 8 日日 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测量平差课程设计任务书任务书 一、一、 本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任务本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任务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该课程设计是测量数据处 理理论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专业基础课“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 础”课程后进行的一门实践课程。其目的是增强学生对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理论的理解, 牢固掌握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公式
2、,熟悉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技能和计算方法,灵活 准确地应用于解决各类数据处理的实际问题,并能用所学的计算机理论知识,编制简单的计 算程序或借助常用软件,如 Matlab、Excel 等解决测绘数据处理问题,从而为将来走向工作 岗位,进行工程实测数据资料的处理打下基础。 二、二、 课程设计内容和重点课程设计内容和重点 根据上述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设计主要是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综合性的平面控制网 的平差处理问题,如目前生产实践中经常用到测角网严密平差及精度评定,通过此次课程设 计,重点培养学生正确应用公式、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借助计算机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具体内容如下: 根据题目要求,正
3、确应用平差模型列出观测方程和误差方程、法方程并解算法方程,得出平 差后的未知点坐标平差值、点位中误差、在控制网图上按比例画出误差椭圆。 三、课程设计要求三、课程设计要求 总体要求:课程设计必须体现平差过程,每一步不得直接给出结果,课程设计过程中如有 问题,可以向指导老师请教或同学之间讨论解决,但不得相互抄袭,必须独立完成。具体要 求如下: 1. 设计说明书必须严格按照贵州大学矿业学院课程设计格式要求进行认真、按时撰写完成 (课程设计截止时间:2013 年 6 月 17 日-2013 年 7 月 5 日) 。 2. 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一份,报告中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1) 近似坐标计算过程 2) 误
4、差方程系数计算过程(可自行绘制表格,并辅以文字计算说明) 。 3) 法方程的建立过程。 4) 权的确定。 5) 必须求出所有待定点坐标平差值、所有角度观测值的平差值 6) 计算所有未知点的点位中误差,绘制控制网略图,并在相应未知点上绘制点位误 差椭圆。 3. 报告中必须附有以下打印资料: 1) 误差方程系数阵 2) 法矩阵的逆矩阵 3) 权阵(本例权阵为单位阵,无需附) 4) 控制网略图及未知点的误差椭圆 5) 平差成果(包括精度评定结果) 6) 参数平差值的协因数阵 4. 本次课程设总结或心得体会 5. 本次课程设计需提交资料 课程设计报告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各一份(电子文档一律提交 word
5、2003 版,且文档需有 目录) (封面不必彩色打印封面不必彩色打印 ) 四、课程设计数据 表表 1 起算起算数据数据 点名 纵坐标 x(m) 横坐标 y(m) A 31048.793 53050.093 B 31132.575 53060.388 I 31039.216 53410.371 H 31108.310 53387.889 表表 2 2 角度角度观测数据观测数据 角度编号 角度观测值 角度编号 角度观测值 1 80 23 33 12 54 25 14 S2 S1 S3 S4 S5 S6 图 1 控制网略图 2 47 01 22 13 61 11 33 3 52 35 11 14 6
6、2 52 10 4 52 14 17 15 55 56 23 5 75 45 07 16 57 05 19 6 52 00 38 17 63 42 41 7 49 45 21 18 59 12 04 8 65 22 55 19 48 30 33 9 64 51 31 20 60 05 55 10 54 41 40 21 71 23 37 11 70 53 01 表表 3 3 边长观测数据边长观测数据 边编号 边长观测值(m) 1 104.781 2 105.113 3 88.620 4 88.930 5 94.059 6 91.933 图 1 为一测角网,网中共有控制点 9 个,其中 A、B、H、I 均为已知控制点,其坐标列 于表 1。C、D、E、F、G 为未知点;同精度独立观测了网中所有角度,共有观测角度 21 个, 观测角值列于表 2。为保证精度,还观测了部分边长,观测结果列于表 3,且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