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摘要】 税收流失的治理一直是世界性的大难题, 并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因此, 世界各国无不采取各种措施减少税收流失,对税收流失行为进行惩罚。本文从偷 逃骗避税、欠税、税式支出、以费挤税、隐形收入和地下经济等方面阐明我国税 收流失的现状;从纳税意识、税制结构、税收征管、纳税申报、地方干预、电子 商务、纳税环境等方面理论分析税收流失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我国税收流失的 现状和原因, 提出治理税收流失是全方位、 全社会的而不是局部的, 需要从法制、 征管、税制、体制、监督和宣传等方面多视角地系统研究税收流失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偷逃税 税收流失 征管 税制 在刚刚过去的 2004 年,税收收入实现
2、新的历史突破,全年税收收入 25718 亿元, 增收 5256 亿元,比上年增长 25.7%;税收收入占 GDP 的比重约为 19%,比上年提 高 1.5 个百分点左右。在税收收入连连大增的良好环境下,我国税收流失额也在 趋于扩大。据专家保守估计,2004 年我国税收流失额至少 4500 亿元,税收流失 率在 15%左右,这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税收流失影响了我国的财政收入, 弱化了税收宏观调控功能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延缓了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加 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因此,研究税收流失问题在“十一五”期间的经济发展、 财政收入、加速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我
3、国税收流失的现状 (一)偷逃骗避税现象尤为突出 1、偷逃税是税收流失的最大方式。我国的偷逃税面相当广,据有关资料 2002 年报道,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偷逃税面为 50%,乡镇企业的偷逃税面为 60%,城乡 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偷逃税面为 80%,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的偷税面为 60%,个体的偷逃税面在 90%以上。近年来曝光了不少偷逃税的大案要案,如刘 晓庆及其所有的北京晓庆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和北京刘晓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自 1996 年以来,采取不列、少列收入,多列支出,虚假申报等手段,偷逃税款高 达 1458.3 万元; 江苏铁本钢铁有限公司及其有关联企业常州鹰联钢铁有限公司、 常州市三
4、友轧辊厂,在 2001-2003 年间共计偷逃税款 2.94 亿多元。 2、骗税现象有抬头趋势。骗税主要是骗取出口退税,与出口退税制度有着密切 联系。近年来骗税已从高价值、高税率的产品发展到普通产品,骗税人员从少数 出口企业发展到专业骗税团伙,骗税手段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每年国家因被骗 出口退税的损失是巨大的。如 2005 年年初青海西宁的“夏都专案”,涉及全国 11 省市 211 家企业,涉案金额 28.42 亿元,税额 4.3 亿元。 3、形形色色的避税问题。近年来外商避税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引起了社会各 界的广泛关注。据外资企业年度所得税的汇算清缴统计显示,1988-1993 年外资 企业的亏损面为 35%-45%,1994 年为 63%,1995-1999 年上升到 70%,2000-2004 年居然高达 80%。其主要是外资企业通过资金转移、费用转移、成本转移、利润 转移等避税手段达到推迟进入获利年度不交或少交所得税。 4、抗税行为时有发生。抗税作为我国税收征纳矛盾的现实表现,主要发生在城 乡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中,如一些土法炼油、个体采矿等行业,在农村还存在着 集体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