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服装是中国对外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 高,消费者对该类产品的需求量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促使产品的加工精度要求 越来越高,并且加工周期越来越短。而在服装行业中,自动化水平不高,生产设备落 后,生产效率低下,国内的人均劳动效率仅为日本的 1/26、美国的 1/25。产业的主 要技术依靠国外,没有形成集研发、设计、制造等于一体的纵向产业链。 服装面料缝合是服装加工技术中比较关键一道工序, 对服装加工制造品质有重要 影响。传统服装缝合主要依靠人力手工,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产品精度不高, 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2、,市场竞争力低,将逐步被市场淘汰。主要原因是:人员和材料 的成本增加、利润降低;服装款式多样化,交货期缩短;服装质量要求提高,熟练的 工人越来越难找;新老员工交换,新手技能低;服装设备升级,逐渐向自动化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服装模板技术随着中外合资企业进入中国服装企业,由于成 本和模板技术问题,开始也只是很小一部分应用。到二十世纪末,中国改革开放的深 入,一些新型的技术、新型材料、自动化科技设备开始出现在各行各业。进入 2000 年以后,服装行业的劳工、原材料等各项成本直线上升,加剧了服装企业对自动化、 数字化、 智能化生产的需求。 服装 CAD、 CAM 解决了服装制作生产前的智能自动化
3、。 同时引发了服装模版技术从业者对服装车缝自动化生产的思考与研发。 服装模板技术是一种缝纫工艺,利用自动化设备在 有机胶板上按需要的尺寸开 槽,在车缝设备上改装相对应的压脚针板,牙齿等工具,实现按照模具开槽轨迹进行 车缝的一种技术。服装模板是现今服装生产最先进的工艺之一,将复杂工序简单化、 标准化,提升效率,降低品质不良率,提高品质及生产时间的稳定性,减少对高技能 人员的依赖程度,使用服装模板生产有以下几大优点: 1提高缝制效率 流水线使用模板和不使用模板缝制效率明显不同,比如在没有使用模板前,服装 贴袋前需要一个人整烫,一个人定位、缝制,而使用模板后,一个人就可以制作了, 而且速度快、质量高
4、,提高了效率,节约了人工。 2降低缝制难度 使用模板工艺后,对工人的要求不再那么高,即使不会制作服装的人员经过简单 地培训就可以做出高质量的服装。比如,上拉链、开口袋、上领子以往均需要两三年 以上的技术人员方可操作, 但使用模板之后只要员工会缝纫, 培训一星期后即可上岗。 3提高缝纫质量 使用模板,面板和底板吧裁片夹住以后,裁片很难错位,有弹性的面料或者对条 对格的面料,很轻松地就缝制完成,并且质量很高。0.1 厘米或者 0.6 厘米的明线只 要缝制人员沿着槽缝线就可以,并且质量很高。使用模板之后每件衣服的口袋高低, 大小均可一样,拉链平整,不起拱,服装质量高。 4易于平衡工序,使流水线更流畅
5、 由于工艺的加工难度降低, 这样的缝制节拍更容易控制。 如果某个工位需要加人, 组长可找的工人就比较多,不会因为工人水平有限,而不能上岗。 5节约人工,节约成本 使用模板之后,很多工序就简化了,人工也减少了。比如肩袢、裤袢,普通缝制 要一个人用净样板熨烫缝份,另一个人缝制,再有一个人清剪缝份,翻转、熨烫,总 共至少两人完成此工序。如果运用工艺模板,只要一个人即可,而且很快,简单化了 工艺,节约了人工成本。 6减少特种机的购买 一些平时难于控制的部位和效率低下的工艺,通常会购买特种机,但是特种机一 般价格较高。英语服装模板之后,可以摆脱常见的服装技术困扰,如领头、门襟、袋 口、对条、对格等部位的
6、缝制,基本可以取代一些价格较高的专用设备,如开袋机、 上袖机、打褶机等。 制作服装模板的材料一般有背胶条、牛皮胶、双面胶、海绵条、背砂条、珠针和 PVC 板。各种胶条用于裁片的定位;海绵条用于对裁片部位增加融会,海绵条的厚 度决定融会多少;背砂条贴在 PVC 板上,置于透明 PVC 板与裁片之间,为防止压脚 压力将裁片压变形,以及裁片的位置移动,故在线缝周围的位置用背砂条固定,在模 具合上以后,祈祷固定裁片的作用;珠针同样起到固定裁片的作用。 目前,服装企业一般采用 PVC 板作为模板的开模材料。PVC 硬质再生塑料板成 本低、整体性好,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尺寸稳定,耐摩擦,强度高, 耐老化,绝缘性可靠,表面光洁平整,不吸水不变形,易清灰,易加工。 20 世纪 60 年代, 德国已经开始在衬衫的制作上运用模版技术, 当时衬衫的袖口、 领子等部位最早使用模板,模板制作用的材料是钢板。20 世纪 80 年代后,在中国台 湾开始用有机玻璃制作服装模板,那时的服装模板最大的问题是有机玻璃不易保存。 随着科技的进步, PVC 版、 亚克力板等材料逐渐在服装模板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