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 目录 第 1 章 轴承座工艺分析1 1.1 零件分析 2 1.1.1 零件结构特点 2 1.1.2 零件材料分析 2 1.1.3 零件的主要表面要求 2 1.2 工艺分析 3 1.2.1 毛坯种类选择 3 1.2.2 定位基准选择 3 5 1.2.3 主要加工方法选择 5 1.3 加工工序的方案确定 6 1.3.1 加工阶段的划分 6 1.3.2 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7 1.3.3 工序顺序排列 7 1.4 工艺路线方案 8 1.4.1 工艺路线方案一 8 1.4.2 工艺路线方案二 9 1.4.3 工序的安排及作用 9 1.5 重点工序分析 .10 第 2 章 设备工艺装备的选择加工余量
2、的确定方法 12 2.1 设备的选择 .12 2.2 工艺装备的选择 .12 2.3 加工余量的确定方法 .12 第 3 章 计算切削用量 15 3.1 切削用量选择 .15 3.1.1 背吃刀量选择 .15 3.1.2 进给量 f 选择 .15 3.1.3 切削速度 v 选择 .15 3.2 具体切削用量计算 .15 IV 第四章 磨床夹具设计 19 4.1 磨床夹具设计要求 .19 4.2 确定设计方案 .19 4.2.1 定位方案的确定 .20 4.2.2 夹紧方案确定 .24 4.2.3 夹紧机构及元件选择 .27 4.3 夹具自由度分析 .28 4.4 夹具精度分析 .28 4.5
3、夹具传动设计 .29 4.6 夹具体设计 .29 结论 30 参考文献 31 致谢 31 1 第一章 绪论 1.1 1.1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 1.2 1.2 国内外研究现况国内外研究现况 2 第 2 章 轴承座工艺分析 1.1 零件分析 1.1.1 零件结构特点 该轴承座为圆盘形,外观尺寸不大,但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孔是与轴承相配。 1.1.2 零件材料分析 该零件采用 TC4 材料。 钛合金 TC4 材料的组成为 Ti-6Al-4V, 属于(a+b)型钛合金, 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机械性能 1 。 钛合金热导率低,钛合金的热导率为铁的 1/5、 铝的 1/10, TC4 的热导率 l=7.9
4、55W/m K。 钛合金的弹性模量较低。 TC4 的弹性模量 E=110GPa, 约为钢的 1/2,故钛合金加工时容易产生变形。 钛合金具有强度高而密度又小,机械性能好,韧性和抗蚀性能很好。 钛合金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退火、固溶和时效处理。通常合金和()合 金退火温度选在()相转变点以下 120200;固溶和时效处理是从高 温区快冷,以得到马氏体相和亚稳定的相,然后在中温区保温使这些亚稳定相分 解,得到相或化合物等细小弥散的第二相质点,达到使合金强化的目的 1 。 钛元素的化学活性高,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很容易与接触的杂质化合,气体杂质 可使钛合金脆化,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钛合金的可切削性。 钛合金
5、有如下切削特点: (1)变形系数小。 (2)切削温度高。 (3)单位面积上的切削力大。 (4)冷硬现象严重。 (5)刀具易磨损。 1.1.3 零件的主要表面要求 主要尺寸要求保证, 55.044 011.0 0 、 62.044 011.0 0 、 123 4.0 0 126.3 0 063.0 , 61 0 3.0 130 0 025.0 ,132 0 4.0 等尺寸的精度要求。 主要表面形状及位置要求130 对基准面 D 和 H 的圆跳动为 0.02,126.3 对基 3 准面 G 的圆跳动为 0.05,62.044 对基准面 D 的圆跳动为 0.01,49 对基准面 D 的 圆跳动为 0
6、.025,62.044 的圆柱度为 0.006,55.044 的圆柱度为 0.006,54.5 对基准面 D 的圆跳动为 0.025。8 个孔沿着圆周平均分布。肋板角度为 4。 主要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孔62.044 和55.044 的表面粗糙度为 Ra0.8,孔49 两端面的表面粗糙度值为 Ra1.6,孔6.5 表面粗糙度为 Ra3.2,孔6.5 所在凸缘的 两端面的表面粗糙度为 Ra1.6,126.3 的圆槽表面的粗糙度为 Ra1.6,130 的表面 粗糙度 Ra1.6。 1.2 工艺分析 通过锻造工艺,锻造出零件的毛坯,毛坯形状是盘类锻件,锻件质量在 100Kg 以 下,可以采用 3t 以下自由锻的方式。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 不良缺陷,锻件的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 2 。 热处理要求:为提高零件材料的力学性能,便于切削,削除铸件内应力,提高产品 加工质量,需要对锻件进行退火的热处理。 零件的表面处理:零件的非加工表面进行镀一层镍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