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论文(设计) 地基处理技术地基处理技术 目目 录录 第 1 章 绪论 1 第 2 章 黄土的成因以及工程性质 2 2.1 概述 . 2 2.2 黄土的堆积时代及代表地层 . 2 2.3 湿陷性黄土的工程性质 . 3 2.3.1 湿陷性黄土的物理性质 . 3 2.3.2 湿陷性黄土的力学性质 . 3 2.4 黄土的结构特征 . 4 2.5 黄土的湿陷机理 . 5 2.6 新近堆积黄土特性 . 5 第 3 章 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 6 3.1 地基处理的目的以及采取的措施 . 6 3.2 地基处理的基本原则 . 7 3.3 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 . 7 第 4 章 夯实水泥土桩的设计与计算 .
2、11 4.1 工程地质概况 11 4.2 确定是否要进行地基处理 11 4.3 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 12 4.4 夯实水泥土桩概述 12 4.5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作用原理 13 4.6 夯实水泥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影响因素 14 4.7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 16 第 5 章 夯实水泥土桩的施工以及质量控制 . 26 5.1 施工前的准备 26 5.2 成孔 26 5.3 制备水泥土 27 5.4 夯填成桩 27 5.5 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28 5.6 施工质量保证 29 5.7 质量检验 29 第 6 章 结论与展望 . 30 6.1 结论 30 6.2 对今后地基处理发展的几点
3、意见与建议 31 致谢 . 错误错误! !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31 第第1 1章章 绪论绪论 黄土在全世界分布面积达 1300 万 km 2,约占陆地总面积的 9.3%,主要分布于中纬度干旱、半干旱地区, 广泛分布于大陆内部,温带荒漠和荒漠地区的外缘,或第四纪冰川地区的外缘。 我国黄土分布面积约 64 万 2 km。其中具有湿陷性的约 27 万 2 km,分布在北纬33 47之间。而有时 我们也不得不在具有湿陷性的黄土地基上进行建设。当然必须对湿陷性黄土进行地基处理。 当天然地基不能满足建(构)筑物对地基的要求时,采用物理的方法、化学的方法、生物的方法,或综合 应用上述方法
4、对天然地基进行处理以形成满足建(构)筑物对地基要求的人工地基,称为地基处理。可以将采 用各类地基处理方法形成的人工地基分为二类:一类是天然地基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得到普遍的改良,类似 于均质地基,这类人工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计算方法基本上与原天然地基,或者说与浅基础的相同,不同的 是地基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得到改善;另一类是复合地基。 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 加固区是由基体(天然地基土体或被改良的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在荷载作用下, 基体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作用。根据地基中增强体的方向又可分为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和竖向增强体 复合地基。 复合地基技术能够较好利用增强体和天然地基两者共同承担建(构)筑物荷载的潜能,因此具有比较经济 的特点。复合地基技术比较适合我国国情,因此近些年来在我国得到长足的发展,在我国各地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在我国应用的复合地基类型主要有:由多种施工方法形成的各类砂石桩复合地基,水泥土桩复合地基, 低强度桩复合地基,土桩、灰土桩复合地基,钢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薄壁筒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