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快,对会计信息质 量要求必须更加准确、客观地反映各种复杂的经济业务,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日益迫 切。2006 年,财政部发布了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会计 准则体系,促进了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但是,实施先进的会计准则并不意味着会计 信息质量的必然提高,先进的会计准则是实现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制 定再先进的会计准则,如果得不到有效执行,那就会成为一纸空文,再好的会计准则也 是形同虚设,因此必须确保会计准则的执行力。本文拟从影响会计准则执行效力的因素 从发,并结合我国新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分
2、析评价执行效力,以期为提高我国上市公 司会计准则执行水平的宏观政策建议提供思路。 一、会计准则执行与效力的概述 (一)会计准则执行与效力的涵义 1会计准则的执行的涵义 在较多时候,执行被认为是一个管理学上的概念。在管理学上,执行的定义是:在 人性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运作流程,同时设立目标与评估标准,明确奖惩规则,透过组 织结构内外部的互动,推进人员的奖优惩劣及优胜劣汰,提高行动的速度和品质,确保 目标的完美达成。 1执行的核心在于目标的达成,目标的达成程度就是对执行效果的衡 量。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达成目标的速度和品质来衡量执行效果。 会计准则执行就是在实务工作中,会计人员通过严格遵守会计准则的规
3、范和标准, 使会计信息反映出经济的真实,让会计市场更加规范、有序、完善的行为过程。它不仅 仅是一个框架、模式的问题,它涉及到一个国家的制度环境、文化特征、道德观念的综 合影响。此外,会计准则执行也是一个自我维系的系统,是在一定制度环境下,各参与 者形成自我信念,并在自我信念的影响下做出决策的博弈均衡。 2执行效力的含义 会计准则的执行效力可以分为执行效率和执行效果两个方面。效率意味着手段,执 行力,资源利用的程度;效果意味着产出,方向,目标实现的程度.对微观单位而言,执 2 行效率即资源的利用程度是非常重要的,执行效率最简单的评判方式就是比较微观单位 的执行成本和执行收益。如果执行收益高于执行
4、成本,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个执行机 制是有效率的;反之亦然。 1除了执行效率,我们还需要关注会计准则的执行效果。由于 会计准则的制定先于执行,只有满足高质量、反映经济真实的会计准则和高质量的会计 执行两个条件才能最终产生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达到的好的执行效果。评价最终执行效 果,要分清会计准则本身的影响,以及会计准则的执行水平高低的影响。 现如今,随着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基本使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 现了实质性的趋同,但是仍然有一定差距,执行的效力如何才是决定会计信息质量高低 的重要保证。 (二)会计准则执行与效力研究的意义 早期对会计准则的研究多重制定而轻执行,人们致力于寻找一套最为“科学” 、 “合 理”的会计规范,认为会计实务加以遵循,就能实现会计的目标。但实际上,会计准则 是各个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 不可能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组织, 且会计准则具有不完备性, 无法事无巨细的规定所有具体事项,必然留下许多需要后期执行的空间。因此,会计准 则的执行和制定同等重要。研究会计准则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