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室内设计安全与法规*广场调研 一、项目类型 *广场属于公共建筑,高度不大于 24m, 且建筑面积大于 15000 平方米,属于多层大型商业建筑。适用大型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二、耐火等级 对特大型、大型商业建筑的耐火等级进行了规定, 除了单层可谓 二级耐火等级外,其他的耐火等级均为一集,这是根据其建筑规模很 大、疏散人流密集、火灾荷载集中等特点而制定。 所以*广场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商业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h) 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构件名称 耐火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墙 防火墙 不 燃 烧 体 3.00 不 燃 烧 体 3.00 不 燃 烧 体 3.00 不 燃 烧 体
2、 3.00 承重墙 不 燃 烧 体 3.00 不 燃 烧 体 2.50 不 燃 烧 体 2.00 难 燃 烧 体 0.50 非承重外墙 不 燃 烧 体 1.00 不 燃 烧 体 1.00 不 燃 烧 体 0.50 燃烧体 楼梯间的墙 电梯井的墙 不 燃 烧 体 2.00 不 燃 烧 体 2.00 不 燃 烧 体 1.50 难 燃 烧 体 0.50 疏散走道两 侧的隔墙 不 燃 烧 体 1.00 不 燃 烧 体 1.00 不 燃 烧 体 0.50 难 燃 烧 体 0.25 房间隔墙 不燃烧体 0.75 不燃烧体 0.50 难燃烧体 0.50 难燃烧体 0.25 柱 不燃烧体 3.00 不燃烧体
3、2.50 不燃烧体 2.00 难燃烧体 0.50 梁 不燃烧体 2.00 不燃烧体 1.50 不燃烧体 1.00 燃烧体 0.50 楼板 不燃烧体 1.50 不燃烧体 1.00 不燃烧体 0.50 燃烧体 屋顶承重构件 不燃烧体 1.50 不燃烧体 1.00 不燃烧体 0.50 燃烧体 疏散楼梯 不燃烧体 1.50 不燃烧体 1.00 不燃烧体 0.50 燃烧体 吊顶 不燃烧体 0.25 难燃烧体 0.25 难燃烧体 0.15 燃烧体 三、安全出口与安全疏散 (一)安全出口 安全出口为供人员疏散用的楼梯间、 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 外安全区域的出口。(摘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06.7) 安
4、全出口为通向避难走道、防烟楼梯间和室外的疏散出口。 (摘 自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1999.5) 商业建筑营业部分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 每个防火分区、一个 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至 少应有两个安全出口,其 相邻两个安全出口最近 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 应小于 5.0m。 图 1 为*广场一楼 的紧急疏散图,共有八个 安全出口,每相邻两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都大于 5m。 地下商业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量应经计算确定, 且不 应少于 2 个,当有 2 个或 2 个以上防火分区相邻布置,且相邻防火分 区之间的防火墙上设有防火门时, 可利用防火墙上一个通向相邻防火 分区的防火门作为
5、第二安全出口, 但每个防火分区应有一个直通室外 图 1 的安全出口。 地下商业建筑各防火分区直接开向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 门的宽度当计入总疏散宽度时, 不得大于该防火分区所需总疏散宽度 的 20%,并应充分考虑借用安全出口门的开启方向。 (二)安全疏散 1.商业营业部分的安全出 口前应设疏散集散区, 其长 度、 宽度均不应小于 3m。 且 在其范围内不应布置影响 人员疏散的设施和商品、 广 告。 2.每一个消防通道必须要设置消火栓。 图 2 为*广场内其中一个安全通道大门,附近设置了消火栓。 在调研中,商场中每一个消防通道内都会设置消火栓,十分符合建筑 消防安全的规定。 3.多层一、二级耐火等级
6、的建筑物内,柜架式营业厅室内任何一点至 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 30 米。当室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 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 离可以增加到 37.5 米。 多层建筑商铺式营业区 域里,当安全出口之间的走 道为敞开式外廊时,商铺疏 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 图 2 图 3 可为 45 米。 图 3 为*广场一层平面图,可以看出营业厅内任何一点至最近 的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都在 30m 以内。 4. 商业建筑营业部分疏散宽度 疏散总宽度=每层营业厅疏散人数不同楼层疏散净宽度指标 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和房间疏散门每 100 人的净宽度(m) 楼 层 位 置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地上一、二层 0.65 0.75 1.00 地上三层 0.75 1.00 地上四层及四层 以上各层 1.00 1.25. 与地面出入口地 面的高差不超过 10m 的地下建筑 0.75 与地面出入口地 面的高差超过 10m 的地下建筑 1.00 图 4 为*广场内的疏散楼梯,宽度约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