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1 设计总说明 1.1 地理位置图 (详细情况见路线设计图) 1.2 设计依据 根据设计任务书及所给定的地形图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J D402002) (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7)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1.3 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 (1)公路路线设计 在 1:2000 的地
2、形图上,进行路线平面、纵段面、横段面设计并选定桥梁桥涵 位置类型,完成相应的图、表以及有关的计算书、说明书等工作(路线长度不小 于 2.0km)。 (2)路基路面设计 在路线设计的基础上,完成路基设计、排水、防护、支挡工程、特殊路基等设 计;路面工程设计(进行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组合设计、厚度计算 与方案比较) 。 (3)桥涵初步设计 根据所提供的数据资料,完成桥涵标准图的选择,包括相关图纸、表格、工程 数量及相关说明。 (4)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所涉及的内容,完成施工组织和施工图预算或概算(桥涵) ,提交相应的 - 2 - 计算书和与说明书。 1.4 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 (1)按
3、设计课题的要求,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做出不同的设计方案,交出最后的成 果图。 (2)认真设计、准确计算、细致绘图、文字表达准确流畅。 (3)树立科学态度,注重钻研精神、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 (4)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要求进行毕业设计管理,努力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5)注重资料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工作。 1.5 路线及工程概况 本路线是山岭重丘区的一条二级公路,路线设计技术指标为:路基宽度为 10 米, 双向车道,无中央分隔带,土路肩为 20.75米,硬路肩为20.75,行车道为23.50 米。设计速度为 60Km/h,路线总长 2194.074 米,起点桩号 K0+000.00,终点桩号为 K2+19
4、4.074。设计路线共设置了两个平曲线,半径均分别为 600 米和 400 米,弯道处 均设置缓和曲线,在缓和曲线内均设置超高,超高值设置为 4%,因为半径都大于 250 米,则不需要加宽。本次纵断面设计设置了两个变坡点,最大纵坡为-2.6% ,最小纵 坡为-0.39%,最大坡长 770 米,最小坡长 674.074 米。1 个凸形竖曲线, 1 个凹形竖 曲线,半径均为 10000 米。本路线设计中没有设置桥梁,设置涵洞共 1 个,桩号为 K0+240 的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1.6 沿线气候、水文特征、地形地震地理及其与公路的关系 (1)济宁至邹城二级公路所经地区属中亚热带向北亚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 冷热分明,干湿两季明显,夏季多暴雨高温,冬季严寒少雨,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 2600mm,雨季集中于 38 月份,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