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析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浅析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 摘要:摘要:农民工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但他们大多 数仍处于社会保障体制之外, 本文通过分析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形 成原因及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意义 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农 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关键词:农民工 社会保障 城市化 据统计,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末,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才形成 了大规模的区域间流动,才出现了所谓的“民工潮” 。农民工的产生 与发展对城市的发展, 对农村经济的繁荣和沟通城乡间联系起了至关 重要的作用。 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劳动者向现代产业工人转变的过渡 形式,对于增
2、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 义。作为城市中生存的边缘人,城市化的主力军,农民工的保障问题 一直以来都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更成 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构筑和谐社会的必要。 一 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 “农民工” ,顾名思义是指兼具农民与工人身份的劳动者,包括 在第二、 第三产业中的劳动者,是我国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期间所出 现的特殊群体,特指具有农村户口,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虽然他 们为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他们却游离在城市 和农村的边缘, 得不到基本的身份认同,长期以来被无情地拒之社会 保障的大门之外。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3、得不到有效保障,由此产生了一 系列的社会问题。 1.1)社会保障待遇普遍缺失。 正处在转型加速期的中国社会仍带有明显的二元特征, 在现有的 户籍制度下,农民工进城后没有正式身份, 使其绝大多数享受不到基 本的社会保障。在幼托、教育、住房等方面面临一系列困难;而办理 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都要求有本地户口, 基本养老保险由于不能跨 地区转移,一些地方已参保的农民工也纷纷退保据农业部 2005 年快 速调查,目前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参保率仅为 12.9,因而其面临巨 大劳动安全风险,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得不到及时治疗和赔偿,只能回 到原籍,成为农村新的贫困户。 1.2)工资待遇低下且遭拖欠现象依然存在。 各
4、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普遍偏低, 一些企业主却往往以此作为给农 民工的实际支付标准。近来,物价和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通胀压 力明显, 而农民工工资水平却有与社会平均工资的差距进一步扩大的 趋势。据湖南、四川和河南三省的抽样调查,农民工月实际劳动时间 超过城镇职工的 50,但月平均收入不到城镇职工的 60。尽管温 总理曾亲自替农民工维权, 国家在追讨工资专项行动中取得了一定成 效,但拖欠工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前清后欠现象仍较普遍。 1.3)农民工从业环境恶劣。 农民工拿着最低的工资, 却干着最苦、 最脏、 最累、 最危险的活, 他们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环境差、 危险性高的劳动岗位,尤 其是城里人不愿干的建筑施工、井下采掘、有毒有害、餐饮服务、环 卫清洁等工作。而且许多企业缺乏必需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劳保用品, 对农民工不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 致使其发生职业病和工伤事故的比 例高。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统计,全国每年因工伤致残人员近 70 万,其中农民工占大多数。 二 形成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的原因 2.1)根本原因: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所创建的城乡二元化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