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序言 现代城市环境已经面临了更大的挑战和压力,市民对于户外活动空间的追求,亲近 绿色环境的渴求,追求宜人空间的梦想使得现代城市公共绿地的形式日益丰富。 城市湿地生态公园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公园类型,兴起于国际社会对全球生态危机高 度关注的背景之下,是城市公园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梅瑶炯,2006) 一 、苏州文昌公园的开发背景 (一)城市概况 1、位置: 地处江苏省东南部的长江三角洲或长江中下游平原,东靠上海,南界浙江,西濒太 湖,北临长江,中有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全市总面积 8488 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 积 3378 平方公里。 2、人口: 全市总人口 600 万,其中市区人口 200
2、 余万。 3、区划: 辖 8 区 5 市:平江、沧浪、金阊、吴中、虎丘、相城、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 以及吴江、昆山、太仓、常熟和张家港五个县级市。 4、历史: 公元前 514 年,吴大夫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为吴王建造阖闾大城。四周 城墙开有八座陆门,以象天之八风,八座水门,以法地之八卦。古城遗址至今依稀可寻。 城内府衙、兵营、库房、作坊、市场、民居、和娱乐地布置井然。古城面积约为 14 平 方公里,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整体呈长方形双棋盘式。街道两 旁绿树成荫,景色宜人。 苏州是中国首批公布的 24 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的历史可上溯到七千年前。苏 州现有 6
3、9 座古典园林,其中网师园、拙政园、留园和环秀山庄最著名。苏州园林藏而 不露,为退避尘嚣的场所。它们揉合了道、释、孔三教的思想,以山石、水流、花木、 和建筑等基本要素再造了大自然的缩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苏州园林艺术充分代表 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其造诣之高,世无伦比。 2 (二)气候条件 苏州地处温带,属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全市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 55%,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主要种植水稻、 麦子、油菜,出产棉花、蚕桑、林果,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 湖大闸蟹等。苏州市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
4、。 二、 规划设计依据及原则 (一)设计依据 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 苏州市总体规划(20022020) (二)设计原则 湿地公园在系统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发挥环境效益的同时,合理利用 城市湿地具有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在美化城市环境中的 作用,使之成为城市形象的构成元素及生态涵养地。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本项目规划将 遵循如下原则: 1、保护优先原则 城市的湿地是自然和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而不可再生的遗产,湿地公园的价值首先 是其“存在价值” ,只有在尊重城市自然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被破坏的基础上,才 能实现湿地的多种功能。因此,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连贯性、环境的完 整性和资源的稳定性,是本湿地公园规划的基本出发点。 2、合理利用原则 坚持城市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在全面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 合理利用自然景观资源和游憩资源,适当开展休闲旅游及科普研究活动,发挥湿地的经 济和社会效益。 3、综合协调原则 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涉及到生态学、地理学、经济学、环境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并包 涵人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社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