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毕设资料网! | 帮助中心 毕设资料交流与分享平台
毕设资料网
全部分类
  • 毕业设计>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课程设计>
  • 实习报告>
  • 相关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毕设资料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无线电调频对讲机设计

    • 资源ID:1425351       资源大小:701.50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无线电调频对讲机设计

    1、 通信通信原理原理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2009 级 通信工程 专业 班级 题题 目目 无线电调频对讲机设计 姓姓 名名 学号学号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2012 年 6 月 12 日 1 任务书任务书 简易调频收音机兼对讲机的设计与制作 1.1设计要求设计要求 (1)调频收音机的工作频率 88MHz108MHz,供电电压 4.5V,输出功率大于 350mW。对讲的工作电流 18mA,对讲距离 50100m。 (2)采用 D1800 收音机专用集成电路,和芯片 D2822 功放电路进行设计。 1.2 主要指标主要指标 性能指标性能指标: (1)工作电压:9V(三节 5 号电池) (2)有效距离:105

    2、0 米? (3)频率范围:88108MHZ? (4)灵敏度:优于 5 微伏? (5)选择性:40dB? (6)整机电池:小于 150mA? (7)输出功率:大于 350mW?,发射机输出功率越强,发射信号的覆盖范 围越大,通信距离也越远。但发射功率也不能过大,发射功率过大,不仅耗电, 影响功放元件寿命,而且干扰性强,影响他人的通话效果,还会产生辐射污染。 此款对讲机输出功率350mW (8)对讲距离:就对讲机而言,接收机灵敏度的高低对通话距离有着明显 的影响而提高发射功率,对通话距离的增加不大明显,发射功率增大 10 倍,通 话距离有时可能只有 1 倍,因此通信机的接收灵敏度越高,通信距离就越

    3、远。此 款对讲机对讲距离 50100 米 该机具调频收音、对讲两功能,对讲的发射部分采用两级放大电路,对讲 距离 50 米左右,造型美观、体积小、灵敏度高,并且性能稳定,只要装配无误, 一般都能成功。 2 设计方案选择设计方案选择 方案一:方案一:发射试用调频无线送话器,接收采用集成电路 KC538,具有中频放大、 鉴频和音频功率放大等功能。KC538 中频放大器采用三极管差分放大器,故有 增益高和调配抑制比较好的特点。 方案二:方案二:采用集成电路 D1800,它作为收音机接收专业集成电路,功放部分则用 D2822 电路具有体积小、外围元件少灵敏度极高、性能稳定等优点。 方案选择:方案选择:

    4、综上电路,接收频率和工作电流都在要求范围之内,具有良好的抗干 扰能力,经过比较,方案二更具有简洁性,电路布复杂。因此本系统采用方案二 设计。 1.接收部分原理接收部分原理: 调频信号由 TX 接收, 经 C9 耦合到 IC1 的 19 脚内的混频电路, IC1 第 1 脚内部为本机振荡电路,1 脚为本振信号输入端,L4、C、C10、C11 等 元件构成本振的调谐回路。在 IC1 内部混频后的信号经低通滤波器后得到 10.7MHz的中频信号, 中频信号由 IC1 的 7、 8、 9 脚内电路进行中频放大、 检波, 7、8、9 脚外接的电容为高频滤波电容,此时,中频信号频率仍然是变化的,经 过鉴频后变成变化的电压。10 脚外接电容为鉴频电路的滤波电容。这个变化的 电压就是音频信号, 经过静噪的音频信号从14脚输出耦合至12脚内的功放电路, 第一次功率放大后的音频信号从 11 脚输出,经过 R10、C25、RP,耦合至 IC2 进行第二次功率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对讲机接收结构框图如图


    注意事项

    本文(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无线电调频对讲机设计)为本站会员(毕****文)主动上传,毕设资料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网站客服QQ:540560583,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仅提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做其他用途,转载必究!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2008-2025 毕设资料网所有
    联系QQ:54056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