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一、课题简介一、课题简介 (1)课程介绍: 高频电子线路是一门理论性、工程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学生通过本课 程的学习,不但应该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和实际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对于这些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与实践 教学环节必须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才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高频课程设计是作为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的是使学生进一 步理解课程内容,基本掌握高频电子线路设计和调试的方法,增加模拟电路应用 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按照本学科教学培养 计划要求, 在学完专业基础课电路与电子技术后, 应
2、安排课程设计教学实践项目, 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巩固和加深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学会设计中、小型电 子线路的方法,独立完成调试过程,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电 路分析和设计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论指导下有所创新,为专业课的 学习和日后工程实践奠定基础。 (2)无线话筒使用的频段: 无线电波可以在空间自由传播,不受用途和地域限制,因此造成各种无线电 设备的频率交叉重叠。如果不加以规定和约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相互干扰,影 响正常的通信。为此,世界上无线频率管理部门对无线电频率的使用范围作了统 一 规 定 , 使 它 们 之 间 的 相 互 影 响 降 到 最 低 。 无线 话
3、筒 使 用 频 率 为 88MHZ-108MHZ。 (3)各频段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 自由空间电磁波的传播衰减包括距离衰减(衰减量与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 传播媒体的吸收(空气、人体和墙体等)和金属结构物的反射。频率越高,传播 媒体的吸收越大,金属物体的反射越强(即阻止电磁波传播的能力越强) 。 二二、原理图的设计原理图的设计 (1)电路原理图: (2)FM 无线话筒原理: MIC 先将自然界的声音信号变成音频电信号,经 C2 耦合给 Q 的基极进行调 制,当有声音信号的时候,三极管的结电容会发生变化振荡频率发生变化,完成 频率调制,即调频.再经 C8 耦合给高频调谐放大电路对已调制的高频信号放
4、大,再 通过 C12、L3 和天线 TX 向外发射频率随声音信号变化而变化的高频电磁波。 其中 R1 为话筒 MIC 的偏置电阻,一般在 2k5.6k选取,R4 为集电极电 阻.R5 为基极电阻,给 Q1 提供偏置电流.R6 为发射极电阻,起稳定 Q1 直流工作点 的作用;Q2,R7,R8,C4,C5,L1,C6,C7 组成高频振荡电路,R7 给 Q2 基极提供偏流,C5 和L1振荡回路,改变其值可以改变发射频率,C4为反馈电容,R8起稳定Q2直流工 作点作用,C7 隔直流通交流电容;Q3,R9,R10,L2,C10,C11 组成高频功率放大电 路.R9 给功率管 Q3 提供基极电流, C10 和 L2 放大调谐回路,和振荡回路 C5 和 L1 调谐在同一频点时获得最大输出功率,发射距离最远。 我们将发射频率设计在 FM 收音机波段,因此可以配合任何 FM 收音机接收 到该高频信号,并从该高频信号还原出声音信号,从而完成各种用途。 三、具体电路选择三、具体电路选择 (1)1 话筒 MIC: 驻极体小话筒,灵敏度非常高,可以采集微弱的声音信号。话筒底部有两个 接点,用两根粗铜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