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 目: 福沿煤矿 0.45Mt/a 新井设计 摘摘 要要 本次毕业设计的是福沿煤矿新井设计, 福沿煤矿位于盐津县城北东 10方向, 距 县城 35 km。属滩头镇管辖,本次设计采用地下井工开采,设计年产量为 45 万吨。 设计采煤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顶板管理为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整个矿井分两个水 平上下山开采,设计开采年限 32.5 年;设计配备 1 个机掘工作面,1 个半煤岩巷炮掘 工作面;煤炭运输采用带式运输机运输,实现煤炭从工作面至采区煤仓的连续机械化 运输,材料、矸石、设备采用绞车运输;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列式通风、掘进采用压入 式通风。 关键词关键词:地下开采
2、采煤方法 运输 通风 1 目目 录录 摘 要 .II 第一章 矿井概况及地质特征 3 第一节 矿区概述 3 第二节 井田地质特征 6 第三节 煤层特征 .11 第二章 井田境界和储量 .16 第一节 井田境界 .16 第二节 矿井工业资源/储量 16 第三节 矿井设计资源/储量、矿井设计可采储量17 第三章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9 第一节 矿井工作制度 19 第二节 矿井设计能力及服务年限 .19 第四章 井田开拓 .21 第一节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21 第二节 矿井基本巷道 .25 第五章 准备方式-采区巷道布置 .33 第一节 煤层的地质特征 .33 第二节 采区
3、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34 第三节 采区车场和硐室布置 .35 第六章 采煤方法 .36 第一节 采煤工艺方式 .36 第二节 回采巷道布置 .46 第七章 井下运输 .48 第一节 概述.48 2 第二节 采区运输设备选择 .48 第三节 大巷运输设备选择 .61 第八章 矿井提升 .62 第一节 概述.62 第二节 提升设备及选型 .62 第九章 矿井通风及安全技术 .64 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选择 .64 第二节 防止特殊灾害的安全措施 74 第十章 设计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82 3 第一章第一章 矿井矿井概况及地质特征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第一节 矿矿区区概概述述 一、一、交通交通位置
4、位置 福沿煤矿位于盐津县城北东 10方向, 距县城 35 km。 属滩头镇管辖。 地理坐标为: 东经:10415291041819 北纬:281531281645。 盐津县内有内昆铁路、渝昆高速公路通过,矿区有 5km 简易公路与内昆铁路滩头 火车站相通,经此南下可至贵阳、昆明,北上可达宜宾、成都。渝昆高速路北连宜宾、 成都、重庆,南抵昭通、昆明,交通较为方便(详见图 1-1-1)。盐津县至邻近市、县 的公路里程见表1-1-1。 表表 1 1- -1 1- -1 1 盐津县至邻近主要市、县交通里程表盐津县至邻近主要市、县交通里程表 里程(km) 昆明市 昭通市 大关县 水富县 宜宾市 筠连县
5、高县 公路 489 139 79.1 91.4 120 47 80 铁路 721 136 50 87 113 二、地形地貌二、地形地貌 矿区位于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山脉走向与主要构造线方向一样,呈北 东南西向展布。矿区内地形东西高中间低,南部高北部低,地形多呈反向坡,平均坡 度角为 3040。矿区内沟谷十分发育,地形切割强烈。位于矿区中部的五道河为最低 点,海拔+495m,是矿区内的最低侵蚀基准面。最高点为矿区东北矿界的的无名山,海拔 +1210.7m,相对高差715.7m。属构造侵蚀剥蚀中山地貌。 三、地表水系三、地表水系 矿区地表水系属关河支流五道河流域,矿区内沟谷十分发育,但多为
6、季节性溪沟。五 道河由矿区中部由南向北径流,是矿区内的主要河流,主要接受地表径流、泉水和矿井水 的补给, 雨后溪沟流水出现暴涨暴落, 且持续时间比较短暂, 流量为0.435612.2988m 3/s。 切割整个煤系地层,对矿井开采有较大影响。 4 图图1 1- -1 1- -1 1 交通位置图交通位置图 5 五道河的小支流纸笕沟,发源于 T1f 2地层中,横切地层走向延伸,在福沿煤矿主平硐 北侧汇入五道河,下游为常年流水,主要接受泉水和大气降水的补给,2010 年7 月27日 测得流量为 0.0584m 3/s,下游切割煤层,对煤矿开采有一定影响。 四四、气象、气象 矿区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秋夏天气晴朗,冬春雨雾绵绵。据气象站观测资 料,区内年最大降雨量 1575.4mm(1973年),最小降雨量781.2mm(1972年),多年平 均年降雨量1071.5mm,月最大降雨量212mm; 每年69月份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平均 降雨量的 68.20。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1002.1mm,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