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幼小衔接大班儿童教学 一、主题来源 幼儿升入大班,摆在他们面前的必由之路是升入小学,怎样使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的学 习与生活,搞好幼小衔接工作,是大班学习阶段的教育重点。 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 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缓两个学段的坡度,不搞知识的超前而重探索能力的 培养,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形成无间隙整体,这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实质所在。因 此,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是 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是我 们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切入点,家 园合作是
2、我们做好衔接工作的有效途径。我们将以新教材为主要教育内容并适当搞好教学 补充,以确保教育措施、方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虽然时间观念、责任心、生活自理能力等基本素质的培养是贯穿幼儿园三年的教育目 标,但由于幼儿存在个体差异,他们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所以需要幼儿园在最后一个学 期对这些方面给予加强,以便为他们入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主题目标 (一)学习知识的准备 我们的家长一想到孩子入学,马上想到应准备的是如何让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深怕 孩子上学跟不上,于是有些拔苗助长、急功近利,用心用力地把小学一年级课本内容先教 给孩子,这种做法是不足取的。因为家长所教与老师教的方法不尽相同,特别是拼音发音、
3、写字笔顺,一旦形成,很难纠正。而且会造成上课不专心、学习无兴趣、骄傲自满的不良 倾向。入学前应让孩子会写自己的名字,指导正确书写,听听汉语拼音的录音带,与孩子 用标准的普通话交流,适当了解一年级的教材。 (二)良好习惯的准备 1、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入学前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能够定时 睡觉,早起早睡。 2、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坐得好、坐得住。小学的课堂相对纪律性更强,而且时间也长些, 一般要求 40 分钟。 2 (三)注重能力的培养 1、培养自理能力。培养孩子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方面的自理能力和习惯,逐渐减少照 顾,学会生存。在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学会起床睡觉,穿脱衣服鞋袜,学
4、会洗脸、漱口、 刷牙、洗手,自己大小便,自己吃饭,自己整理碗筷。 2、培养劳动的能力。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窗、 会扫地、擦桌椅等等。 儿童所要经历的人生第一个重要转折点,将对他们的身心产生重 要影响。对成人和孩子都不是一件小事,我们要认真、科学地对待。为他们的顺利过渡做 好充分准备。 三、主题网络结构图 四、主题活动设计 活动设计一:认识小书包 活动目标: 1. 通过整理书包萌发做小学生的愿望。 2学看课程表。尝试按课程表整理书包,养成自我服务的意识。 饲养蚕宝宝 自主解决问 题的能力 锻炼儿童 的持久性 和责任感 整理书包萌 发做小学生 的愿望,认 识课程表 幼小衔接 我要上小学 了 解 小 学 生 丰 富 多 彩 的 课 余 生活 为进入小学提 供意志上的锻 炼,形成良好 的行为习惯 萌 发 幼 儿 对 小 学 的 向往 完成心理上 的准备 认识小书包 3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期准备 (1)展示幼儿带来的书包,让幼儿在互相欣赏中了解书包的功用。 (2)在区域中提供文具盒、铅笔、橡皮、尺等文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