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毕 业业 论论 文文 论文题目:论文题目:翻译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翻译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同声传译同声传译 翻译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翻译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同声传译同声传译 【摘要】本文以“巴黎释意学派”口译及同声传译的“三角模式”为理论基础,参照了国内外 其他一些口译研究与认知心理学的成果, 归纳出在同声传译中释意、 顺译两个基本原则及注 意力分配、 代码转换融入意思自由陈述两个基本技巧, 并尝试在此基础之上对英语专业学生 的英汉同声传译课程进行三大板块设计, 即: 影随与重述、 同传基本的句子处理技巧、 视译, 并介绍了与之相对应的具体操作方法为了能够满足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
2、的需求, 高校将英语 作为一种专业课程开始教学。 【关键词】同声传译、顺译、注意力分配、代码转换、英文电影、翻译教学. 一、翻译种类 就其工作方式来说, 有口头翻译 (简称 “口译” , interpretation) 和笔头翻译 (简称 “笔 译” , translation) 之分。 口译包括交替传译 (简称 “交传” , 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 和同声传译(简称“同传”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或 conference interpretation) 两种。其本文重点介绍同声传译。 1.同声传译的简介 同声传译(Simul
3、taneous Interpretation) ,又称“同声翻译”、“同步口译”,是指翻译者同 步而不间断地将所听到的源语言口译为目标语言的一种翻译方式,简称“同传”。该词也指代 这种翻译职位和从事这种翻译工作的人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设立在德国的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在审判法西斯战犯时,首次 采用同声传译,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在大型国际活动中采用同声传译。 同声传译作为会议口译(conference interpreting)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得到了越来越多 的应用,同传口译员在市场上有强劲需求。在这种背景之下,很多英语能力突出、有意在口 译方面有所作为的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对同声传译产生了强
4、烈的学习要求,求之若渴。然而, 与这种强烈要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大多数高校的本科课程中难觅同声传译的踪影, 只在 寥寥几个设立翻译系或是翻译专业的院校中出现, 因此适时地在普通高校中对英语专业本科 生开设同声传译课程,迎合社会,满足学生的需求是一个值得的、有益的探索。 2.同声传译的特点 同声传译作为一种翻译方式, 其最大特点在于效率高, 原文与译文翻译的平均间隔时间是 三至四秒,最多达到十多秒,因此可以保证讲话者作连贯发言,而不会影响或中断讲话者的 思路, 有利于听众对发言全文的通篇理解, 因此, “同传”成为当今世界普遍流行的翻译方式, 目前,世界上 95%的国际会议采用的都是同声传译。同时,同声传译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 专业性,通常用于正式的国际会议。因此对译员素质要求非常高。 二、同声传译的二、同声传译的要求要求 同声传译是一种受时间严格限制难度极高的语际转换活动,它要求译员在听辨源语言讲 话的同时,借助已有的主题知识,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完成对源语言信息的预测、理解、记 忆和转换, 同时要对目标语言进行监听、 组织、 修正和表达, 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