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 单层圆筒形流化床干燥器的设计 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设计者: 学号: 指导老师: 联系电话: 一. 概述 1.干燥原理 干燥通常是指将热量加于湿物料并排除挥发湿份 (大多数情况下 是水) ,而获得一定湿含量固体产品的过程。湿份以松散的化学结合 或以液态溶液存在于固体中,或积集在固体的毛细微机构中。 外部条件控制的干燥过程 在干燥过程中基本的外部变量为温 度、湿度、空气的流速和方向、物料的物理形态、搅动状况,以及在 干燥操作时干燥器的持料方法。外部干燥条件在干燥的初始阶段,因 为物料表面的水分以蒸汽的形式通过物料表面的气膜向周围扩散, 这
2、种传质过程伴随传热进行,故强化传热便可加速干燥。但在某些情况 下,应对干燥速率加以控制,采用相对湿度较高的空气,既保持较高 的干燥速率又防止出现质量缺陷。 内部条件控制的干燥过程 在物料表面没有充足的自由水分时, 热量传至湿物料后,物料就开始升温并在其内部形成温度梯度, 使热 量从外部传入内部,而湿份从物料内部向表面迁移,这种过程的机理 因物料结构特征而异。 在临界湿含量出现至物料干燥到很低的最终湿 含量时, 内部湿份迁移成为控制因素,了解湿份的这种内部迁移是很 重要的。一些外部可变量,如空气用量,通常会提高表面蒸发速率。 对内部条件控制的干燥过程, 其强化手段是有限的, 在允许的条件下, 减
3、小物料的尺寸,以降低湿份的扩散阻力是很有效的。 2.几种常见的干燥器 (1)气体干燥器 干燥速度快,气固并流操作,干燥时间短;另外结构简单,设 备投资少,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性能稳固,维修量小。缺点:物 料停留时间很短,气流干燥器只适合干燥非结合水,不适合于结合水 分的干燥;由于颗粒之间以及颗粒和器壁之间的碰撞和摩擦,不适合 于干燥晶形等不允许破坏的物料;气固两相分离的任务很重,固体产 品的放空损失较大,粉料排空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气固两相的接触 时间短, 两相间的传热不充分, 气体放空时的温度较高, 热疗率较低; 此外气体通过干燥系统的流动阻力较大,风机的动力消耗较高, 因而 气流干燥器的
4、能量消耗较高。 (2)转筒干燥器 机械化程度高,生产能力较大,干燥介质通过转筒的阻力较小, 对物料的适应性较强,操作稳定,运行费用低。但是装置比较笨重, 金属耗材多,传动机构复杂,维修量较大,设备投资高,占地大。 (3)喷雾干燥器 干燥速度快,干燥时间短,特别适合热敏性物料的干燥。但是 它的体积传热系数很低,水分汽化强度小,因而干燥器体积庞大,热 效率低,动力消耗大。 (4)厢式干燥器 可以用于各种物料的干燥,但其热效率低,产品质量不均匀, 主要用于小规模多品种、干燥条件变动大的场合。 (5)流化床干燥器 优点:床层温度均匀,体积传热系数大(23007000W /m 3) 。 生产能力大,可在小装置中处理大量的物料;物料干燥速度大,在干 燥器中停留时间短,所以适用于某些热敏性物料的干燥; 物料在床内 的停留时间可根据工艺要求任意调节, 故对难干燥或要求干燥产品含 湿量低的过程非常适用;设备结构简单,造价低,可动部件少,便于 制造、操作和维修;在同一设备内,既可进行连续操作,又可进行间 歇操作。 缺点:床层内物料返混严重,对单级式连续干燥器,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