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实验手册内容:实验手册内容: (一一) 信号机制实验信号机制实验 实验目的 1、了解什么是信号 2、熟悉 LINUX 系统中进程之间软中断通信的基本原理 实验内容 1、编写程序:用 fork( )创建两个子进程,再用系统调用 signal( )让父进程捕 捉键盘上来的中断信号 (即按c 键) ; 捕捉到中断信号后, 父进程用系统调用 kill( ) 向两个子进程发出信号,子进程捕捉到信号后分别输出下列信息后终止: Child process1 is killed by parent! Child process2 is killed by parent! 父进程等待两个子进程
2、终止后,输出如下的信息后终止: Parent process is killed! 2、分析利用软中断通信实现进程同步的机理 实验指导 一、信号 1、信号的基本概念 每个信号都对应一个正整数常量(称为 signal number,即信号编号。定义在 系统头文件中),代表同一用户的诸进程之间传送事先约定的信息的类 型,用于通知某进程发生了某异常事件。每个进程在运行时,都要通过信号机制 来检查是否有信号到达。若有,便中断正在执行的程序,转向与该信号相对应的 处理程序,以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处理结束后再返回到原来的断点继续执行。 实质上,信号机制是对中断机制的一种模拟,故在早期的 UNIX 版本中又
3、把它称 为软中断。 信号与中断的相似点: (1)采用了相同的异步通信方式; (2)当检测出有信号或中断请求时,都暂停正在执行的程序而转去执行相 应的处理程序; (3)都在处理完毕后返回到原来的断点; (4)对信号或中断都可进行屏蔽。 信号与中断的区别: (1)中断有优先级,而信号没有优先级,所有的信号都是平等的; (2)信号处理程序是在用户态下运行的,而中断处理程序是在核心态下运 行; (3)中断响应是及时的,而信号响应通常都有较大的时间延迟。 信号机制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功能: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1)发送信号。发送信号的程序用系统调用 kill( )实现; (2)预置对信号的处理方式。接收信号
4、的程序用 signal( )来实现对处理方式 的预置; (3)收受信号的进程按事先的规定完成对相应事件的处理。 2、信号的发送 信号的发送,是指由发送进程把信号送到指定进程的信号域的某一位上。如 果目标进程正在一个可被中断的优先级上睡眠,核心便将它唤醒,发送进程就此 结束。 一个进程可能在其信号域中有多个位被置位, 代表有多种类型的信号到达, 但对于一类信号,进程却只能记住其中的某一个。 进程用 kill( )向一个进程或一组进程发送一个信号。 3、对信号的处理 当一个进程要进入或退出一个低优先级睡眠状态时, 或一个进程即将从核心 态返回用户态时, 核心都要检查该进程是否已收到软中断。 当进程处于核心态时, 即使收到软中断也不予理睬;只有当它返回到用户态后,才处理软中断信号。对 软中断信号的处理分三种情况进行: (1)如果进程收到的软中断是一个已决定要忽略的信号(function=1) ,进 程不做任何处理便立即返回; (2)进程收到软中断后便退出(function=0) ; (3)执行用户设置的软中断处理程序。 二、所涉及的中断调用 1、kill( ) 系统调用格式 int 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