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机电设备管理 毕业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 助学院校: 河南理工大学 自考助学专业: 机电设备与管理 姓 名: 自考助学学号: 成 绩: 指导教师签名: 2O 2O 年年 月月 日日 摘要摘要 设备不仅是企业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的重 要标志, 是企业赖以正常生产经营和参与市场竞争的物质技术基础。 本文主要介 绍了机电设备的含义、设备的分类、设备的维修、设备的维护以及设备管理。然 后着重讲述了机电设备的维修、维护与管理这三大内容;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 机电设备在工业中的重要性。从而促进生产的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 关键词:机电设备
2、,维修,维护,管理,技术 目录目录 引言 . 1 一机电设备的发展概况 . 2 1.1 我国设备的发展概况 2 1.1.1 事后维修阶段. 2 1.1.2 设备预防维修管理阶段. 2 1.1.3 设备系统管理阶段. 3 1.1.4 设备综合管理阶段. 3 二. 机电设备的定义及分类 . 5 2.1 机电设备的定义 . 5 2.2 机电设备的分类 . 5 2.2.1 产业类机电设备 5 2.2.2 信息类机电设备 6 2.2.3 民生类机电设备 6 三三. . 机电设备的维修 7 3.1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的定义 . 7 3.2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的作用 . 7 3.3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的发展趋势
3、. 7 3.4 几种常见的修复技术及应用 8 3.41 焊接修复技术及应用. 8 3.42 热喷涂修复技术及其应用. 8 3.4.3 电镀修复技术 . 9 四. 机电设备的维护 11 4.1 正确维护设备的意义 11 4.2 设备的维护保养 11 4.3 设备的区域维护 12 4.2 提高设备维护水平的措施 12 五. 设备的管理 14 5.1 设备管理的定义 14 5.2 设备管理的分类 14 5.2.1 设备的前期管理 14 5.2.2 设备的使用期管理 14 5.3 设备管理的主要目的 15 5.4 设备管理的意义 15 结论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第 1 页 共 19 页
4、引言(绪论)引言(绪论) 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零件会逐渐产生磨损、变形、断裂、损 坏等失效形式,故设备的精度、性能和生产率就要下降,这会导致设备发生 故障、事故甚至报废,因而需要及时对其进行维修、维护和管理。从某种意 义上讲,机电设备决定着企业生产的成败。因此,加强设备管理,正确使用 设备,对设备进行精心维修、维护和管理,使机电设备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 态,已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实践证明,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状况如 何,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状况。 第 2 页 共 19 页 一、机电设备的发展概况一、机电设备的发展概况 1.11.1 我国设备的发展概况我国设备的发展概况 新中国建立以来,
5、我国工业交通各部门的固定资产已达 1 万多亿元,建成了 一批技术装备先进的现代化大型工业企业。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设备现代化水 平的提高,设备在现代大生产中的作用与影响日益扩大,加上管理科学技术的进 步,设备管理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和发展,逐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现观其发 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1.11.1.1 事后维修阶段事后维修阶段 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刚开始时,由于设备简单,修理方便,耗时少,一般都是 在设备使用到出现故障时才进行修理,这就是事后维修制度,此时设备修理由设 备操作人员承担。 后来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结构复杂的设备大量投入使用,设备修理难度不 断增大,技术要求也越来
6、越高,专业性越来越强,于是,企业主、资本家便从操 作人员中分离一部分人员专门从事设备修理工作。为了便于管理和提高工效,们 把这部分人员统一组织起来,建立相应的设备维修机构,并制定适应当时生产需 要的最基本管理制度。在工业发达国家,这种制度一直持续到 20 世纪 30 年代, 而在我国,则延续到 20 世纪 40 年代末期。 1.1.21.1.2 设备预防维修管理阶段设备预防维修管理阶段 由于像飞机那样高度复杂机器的出现,以及社会化大生产的诞生,机器设备 的完好程度对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任何一台主要设备或一个主要生产环节出问 题,就会影响生产的全局,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我国引进计划预防修理制度,对于建立我国自己的设备 管理体制、促进生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经过多年实践,在“以我为主,博 采众长”精神的指导下,对引进的计划预防修理制度进行了研究和改进,创造出 第 3 页 共 19 页 具有中国特色的计划预修制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