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调研报告 调研地点:大连*广场 调研时间: 调研人员: 调研方式:实地考察,网络收集资料,图书馆收集资料。 调研目的: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调查和研究,分析室内设计相关的安全法规的应用,并对现有 的设计提出问题和思考,从而在以后的设计中注重法规与设计的结合,使设计更具安全 性,合理性。 调研内容: 一.商业空间的基本设计规律。 1.首层:首层:金银饰品、珠宝、化妆品、名品名表等金银饰品、珠宝、化妆品、名品名表等 原因: 化妆品 消费频次比较高,租金的承受能力较强。 分布在商场入口与动线节点周围以拉动消费人流,拥有较大的展示面(展示面越大, 租金越高)。 化妆品针对的主要消费客群一般年龄层在 224
2、5 岁的女性。特点:消费能力高、频次 高、随机性高。 珠宝黄金呈环带状分布在商场的四周 消费频次相对较低,但是租金的承受力也很高。 客户购买消费力很强,相对其他商品展示面较小。 2.中层:男装女装中层:男装女装 原因: 女装的位置是除一楼以外,商场中位置最好的商铺。一般在商场、Mall 的中间层。 一般的男装会与箱包皮具放置在同一楼层位于女装的下(多)上(少)一楼层, 但是男装的 位置一般较差。 3.高层:影院,餐饮,电玩等高层:影院,餐饮,电玩等 原因: 属于目的性消费,放置在高层是为了拉动人气,平衡其他楼层的消费人流。 租金承受能力相对较低。 二.*广场基本情况概述 1.1.地里位置:地里
3、位置: 大连*广场位于大连*区旅顺南路北侧、 七贤东路东侧, 项目用地面积为 5.8 公顷, 建筑面积约 27 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19.5 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 7.5 万平方 米,由商业综合体、室外商业街、写字楼、底商组成,建筑高度不超过 100 米,是*集 团在大连的顶级商业综合体。 2.2.建筑分类:建筑分类:公共二类多层商业建筑 3.3.耐火等级:耐火等级: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地下商场部分耐火等级为一级) 三.*广场消防设施调查与分析 1.防火分区与防火隔间防火分区与防火隔间 .基本概念 A.防火分区:在建筑内部采用防火墙、耐火楼板及其它防火分隔设施分隔而成,能在一
4、 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 B.防火隔间:为防止火灾蔓延扩展而分隔出来的局部区域或空间。防火隔间的分隔构件 只要求其是具有一定耐火极限的分隔构件和楼板,其耐火极限略低于防火墙。 广场实际情况 *广场的防火隔间主要由一些具有一定耐火极限的分隔构建和楼 板组成。如图所示的防火卷帘门是较为常用的一种分隔构件。该卷帘门 为钢制上卷式卷帘门,具有防火、隔烟、抑制火灾蔓延、保护人员疏散 等功能。此外广场内的卷帘门设置较为隐蔽,并没有破坏整个广场室内 空间的整体性。防火卷帘门下也没有设置摊位,摆放杂物,卷帘门旁也 有警示标志和使用提示,有利于突发状况时的紧急疏散 2.防排烟防排烟
5、 .基本概念 防排烟系统,都是由送排风管道、管井、防火阀、门开关设备、送、排风机等设备 组成。高层建筑的防烟设施应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 施。高层建筑的排烟设施应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广场实际情况 以*广场的地下停车场为例。棚顶的 防排烟管道清晰可见。这里主要的排烟方 式是机械排烟,烟尘可以从管道中被排出 建筑外。此外在地上的商场空间中,排烟 管道都布置在吊顶内,而在吊顶下设置了 挡烟垂壁。根据相关规定,挡烟垂壁应用 不燃烧材料制成,从顶棚下垂不小于 500 mm。该广场中挡烟垂壁的设置符合相关 规定,且为透明造型,在注重安全规范的基础上又考
6、虑了设计的美观性。 3.安全疏散分析安全疏散分析 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 A.相关法规 商场市场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不应少于 2 个。 地下、半地下商场市场的安 全出口应独立设置,每个防火分区必须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疏散门应向疏散方 向开启,不应采用卷帘门、转门、吊门、侧拉门等。疏散门内外 1.4 米范围内不应设置 踏步。安全出口处不应设置门槛、台阶、屏风等影响疏散的遮挡物。 B.广场实际情况 以商场首层为例。首层共有 9 个直 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包括员工专用通道 出口) ,平均每个防火分区均有 2 个安 全出口,保证了人员疏散的需求。每个 安全出口出都设有标识。此外整个商场 的主要疏散路线比较宽敞明显,两个较 大的圆形广场的设置,一定程度上缓解 了人流在出口处的拥堵问题。首层疏散 门的设置均为平推门,疏散门周围无杂 物,无摊位设置,保障了疏散门的疏散功能。综合考量,*广场对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 的设计比较完善。 疏散楼梯间 A.相关规范 疏散楼梯间分为封闭式和开敞式。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