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书笔记之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既是改进教学效果所需要,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 分(Bright&Joyner,1998) 它是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数学课堂 本身的复杂性(Lampert,2001),以及数学教学有效性标准的多样性,课堂教学评价的 内涵非常丰富从评价的主体上来看,可以是授课的教师为了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及 进展,做出正确的教学决策而收集、整理和解释课堂信息的过程(Airasian&Russell, 2008) ; 也可以是教育行政人员及专家观察和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的一种方式 我 国常见的“专家评课”就属于后者 “专家”凭借自身丰厚的知识和经验
2、点评课堂教 学的成功和不足,从评价的客体上来看,可以是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对话交流、概念 理解等诸多方面,通过可观察的行为或作业,分析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中华人民共 和国教育部,2001) ;也可以是教师的教学活动,通过观察教师的课堂行为来研究不 同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的不同作用(Henningsen&Stein,1997) 基于对课堂教学的亲身经验及研究,兰珀特(Lampert,2001)提出了一个以“教师、 内容、学生”为顶点的教学三角形课堂教学的模型,用来刻画课堂教学活动的复杂 性她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就是在学生、教学内容之间产生作用,学生 则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学习 兰珀特强调了教学
3、实践的复杂性, 如怎样确定教学的内容、 如何帮助学生学习等这些问题都会出现在教学三角形中,教师需要及时有效地处理 这些问题,不仅如此,兰珀特还讨论了 3 个未能反映在教学三角形中的教学问题 (1)教学环境的复杂性 在教学中,课堂往往有许多学生,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和每个学生一对一地展开 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利用数学内容,组织全班的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社会化 的环境中,学生相互影响,相互学习 (2)教学内容的复杂性 课堂上教学的数学知识,必然和以前的知识产生联系,或者是在学生的经验基础 上发展的,因此,在教某个数学内容时,必然会联系到一个复杂的内容结构 (3)教师和学生的复杂性 在教学中, 教师
4、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都和他们自身的特点密切相关, 如社会关系、 信念价值观等因此,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不仅要关注课堂的活动形式,而且更为本 质的是要关注课堂上教学内容在课堂中的实施一一一教师如何教数学, 学生如何学习 数学,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数学?于是,我们可以把教学评价的方案分成不同的两 类 第一类教学评价方法,主要关注的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方面,以此为切人点,评价 课堂教学的实施如有的评价方法主要关注教师如何教数学,像“数学教学任务的评 价方法“就是其中的代表也有一些评价方法关注的是学生如何学习数学,如“数学 课堂认知水平的评价方法” 还有的评价方法则是关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就 是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数学,如“数学探究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以及“课堂数 学交流水平的评价方法“都是典型的范例 第二类教学评价方法,事实上可以称为多维度的评价方法,即从多个视角和维度 来综合评价课堂的实施,提供课堂教学的整体面貌 这两类评价方法的优劣之处,应当是显而易见的前者可能会忽略了课堂中另外 一些重要的表现,而这些表现也可能是关键性的,这种评价的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