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 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 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 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可在无线电 遥控下像普通飞机一样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 空中投放飞行。回收时,可用与普通飞机着陆过程一样的方式自动着 陆,也可通过遥控用降落伞或拦网回收。可反覆使用多次。广泛用于 空中侦察、监视、通信、反潜、电子干扰等。 无人机技术是一项涉及多个技术领域的综合技术,它对通信、传 感器、人工智能和发动机技术有比较高
2、的要求。如果在恶劣环境下作 战,它还需要有比较好的隐身能力。无人机与所需的控制、拖运、储 存、发射、回收、信息接收处理装置统称为无人机系统。 无人机种类很多,不同的无人机可以完成不同的特殊任务。军用 无人机的主要用途包括: 战术侦察和地域监视、 目标定位和火炮校射、 电子侦察和电子干扰、通信中继转发、靶机和实施攻击等。与有人飞 机相比,无人机具有多种优势: 1、由于机上没有驾驶员,因此可省去驾驶舱及有关的环控及安全 救生设备,从而降低飞机的重量和成本。 2、 无人机在作战时不会危及飞行员, 更适于执行危险性高的任务。 3、由于机上没有驾驶员,飞机可以适应更激烈的机动和更加恶劣 的飞行环境,留空
3、时间也不会受到人所固有的生理限制。 4、在使用维护方面,无人机比较简单,而且费用低,操纵员只需 在地面进行训练,无需上天飞行。 无人机从产生到现在已有多年,早在 70 年代西方就产生用无人机 进行对地攻击和格斗空战的构想,在美国还进行了大量飞行试验,但 是由于技术上的难度,使这些构想无法实现。 无人机存在的致命弱点主要有两个:一是自主作战能力差,由于 无人机执行任务时需要有人参与遥控,其自主作战能力有限,因而缺 乏有人飞机所具有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二是完成任务的有效性低, 由于控制人员对无人机所处环境的了解必须借助远距离通信,而这种 远距离通信又随时会被压制而中断,从而造成了人机之间无法及时、
4、 准确交流信息,影响了无人机完成任务的有效性。 随着战场实时信息网(如 JSTARS)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机 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无人机的自主工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这就保证了 无人机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特有的长处,从而使无人机技术成为对 未来作战最有影响的技术之一。 - 2 - 从低空, 短航时向高空, 长航时发展。 老式的无人机滞空时间短, 飞行高度低,侦察监视面积小,不能连续获取信息,甚至会造成情报 “盲区”,不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为此,美国陆军研制了“蒂尔” II 超高空,长航时无人机。 向隐形无人机方向发展。为了对付日益增强的地面防空火力的威胁, 许多先进的隐形技术被应用到无人机的研制
5、上。 一是采用复合材料、雷达吸波材料和低噪声发动机。如美军“蒂 尔”II 无人机除了主梁外,几乎全部采用了石墨合成材料,并且对发 动机出气口和卫星通信天线作了特殊设计, 飞行高度在300米以上时, 人耻听不见;在 900 米以上时,肉眼看不见。 二是采用限制红外光反射技术,在机身表面涂上能够吸收红外光 的特制油漆并在发动机燃料中注入防红外辐射的化学制剂。 三是减小机身表面缝隙,减少雷达反射面。 四是采用充电表面涂层还具有变色的特性:从地面向上看,无人 机具有与天空一样的颜色;从空中往下看,无人机呈现与大地一样的 颜色。 从实时战术侦察向空中预警方向发展。美军认为,21 世纪的空中 侦察系统主要
6、由无人机组成。 美军计划用预警无人机取代 E3 和 E8 有人驾驶预警机,使唤其成为 21 世纪航空侦察的主力。 向空中格斗方向发展。攻击无人机是无人机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由于无人机能预先靠前部署,可以在距离所防卫目标较远的距离上摧 毁来袭的导弹,从而能够有效地克服“爱国者”或 C300 等反导导弹 反应时间长、拦截距离近、拦截成功后的残骸对防卫目标仍有损害的 缺点。如德国的“达尔”攻击型无人机,能够有效地对付多种地空导 弹,为己方攻击机开辟空中通道。以色列的“哈比”反辐射无人机, 具有自动搜索、全天候攻击和同时攻击多个目标的能力。 - 3 - 第二章第二章 无人机系统建立数学模型无人机系统建立数学模型 2 2.1.1 假设条件假设条件 要研究飞机动力学模型的姿态仿真,首先必须建立飞机的数学 模型。在忽略机体弹性震动和变形的条件下,飞的运动可看成包含六 个自由度的刚体运动,其中包含绕三个轴的三种转动(滚动、俯仰与偏 航)和沿三个轴的三种线运动(前进、上下与左右)。为了确切地描述飞 机的运动状态,必须选定合适的坐标系。本文采用两种坐标系:在确 定飞机的位置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