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第一章第一章 设计概述及设计原则设计概述及设计原则 第一节第一节 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一、设计题目 *市城区污水处理厂设计 二、设计资料二、设计资料 (一)(一)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与处理程度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与处理程度 表表 1.1 设计设计规模、进水水质与处理程度规模、进水水质与处理程度 设计水量(m 3/d) 近期 10000 远期 20000 污水水质 BOD(mg/L) 150 COD(mg/L) 300 SS(mg/L) 200 TP(mg/L) 4 NH4-N 30 pH 69 处理后要求达到的 水质标准 BOD(mg/L) 20 COD(mg/L) 60 SS
2、(mg/L) 20 TP 0.5 NH4-N 15 pH 69 排水干管管底标高(m) 1900.5 (二)(二)自然条件自然条件 1.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污水处理厂位于*市城区东部,大夏河的北岸 , 城市饮用水源地的下游。目前* 市的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 , 主要过境干线有兰朗、临大、 临循、临塔 四条 , 构 成*市对外的县际、省际交通道路网。城市公路交通较为便捷 , 己成为*州对外交通 2 的枢纽。 2 2. . 地形地貌、地质、地震情况地形地貌、地质、地震情况 *市地域属远古冰川期大河谷一段,河谷底部约 3.25km,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以 8%的纵坡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海拔
3、高度在 1823.82222.1m 之间,平均海拔 190Om左右,最大高差3983m。西南有南龙山,与*县插花接壤;东南以路盘山为屏障; 西北以北源山坡为靠。水系属黄河流域水系,大夏河从西南人境,依南龙山麓纵贯全境 蜿蜒流过,从南龙山尾与路盘山之间人境的牛津河、袍罕乡红水沟口人境,横穿市区的 红水河,均在市内注入大夏河,使全市形成 “三河一川” 格,西南东北带状河谷型 地貌。市区即坐落于在大夏河下游河谷II级阶地上。 *市属第三系上新统*组,按地层可分为三级阶地,I级阶地为大夏河床,II级阶 地从木厂关家台一带到北山根,III级阶地是北源。城区设在大夏河北岸中部的 II级 阶地上。地质构造简
4、述如下: 城区:地形比较平坦,起伏不大,但凹坑、陡坎较多,填土现象严重;填土区下的 黄土状亚粘土随阶地纵向有所不同, 越靠近北源越厚, 往南渐薄, 至大夏河边几乎没有; 再往下为稳定的卵石层。 西郊:处于二级阶地上,地面平坦,地形大致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层为冲积的黄 土状亚粘土和卵石层组成。黄土状亚粘土习性较好, 但具有II级自重湿陷性。 北源山根坡地:为坡积洪积地层,夹层较多,具有II-III级自重湿陷性,不均匀下 沉性大,山坡较陡,且整个山坡有多处冲沟,该区的卵石层不稳定,卵石间夹有土层, 容易被水冲刷带走,造成下陷,因此该处不宜修建高层建筑。 东郊:大致分为三层,耕土层下为黄土状亚粘土,
5、下为稳定性卵石层,再下为红粘 土,夹有细砂和中砂层。污水厂区拟建在东郊,海拔高度为1903m。 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 3 3. .区域水系及水文特征区域水系及水文特征 *市区西、南部毗连的*县地势较高,且多川沟,故流径本市的河流大都呈自西向 东或由南向北流向。主要河流有大夏河、红水河、牛津河等。 大夏河发源于青海省泽库南端西倾山北麓,经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土门关流人 *州境内,自西向东从城南横贯*市,至折桥转北,经泄湖峡在*县先锋乡塔张村注人 黄河刘家峡水库。该河全长 194km,流域面积 7154 km 2,从距城3Okm处的土门关起,主 要支流有六条: 老鸦关河、多支坝河、槐树关河(下游
6、称大滩河)、榆林沟河、红水河、 3 牛津河。大夏河在市区内长约22.4 km,河面最宽处达100Om,狭窄处仅40m,河道纵坡 85,历年年平均流量为38.8m 3/s,历史最大洪峰流量是1914年的1390 m3/s。该河 平均流速 l28m/s,平均含沙量0.5953.40kg/m 3 。 红水河发源于*县营滩乡大荒地沟,经红台乡顺红水沟流人本市境内后,沿北源山 根东流;在邓家桥折向城区至城东南汇人大夏河全长约3Okm,集水面积78.4 km 2。该河 平均洪水流量约5065m 3/s,历史最大洪峰流量在12Om3/s以下,平均流速0.83.4m/s, 平均含沙量2.06kg/m 3。 牛津河发源于和政县罗家集乡黄家沟,自城南四家咀人境,全长约2 km,平均洪水 流量为50 m 3/s左右,历史最大洪峰流量130m3/s,流速 13m/s。 河流最高水位为 1899 米,常位水位为 1896 米。 4 4. .气象特征气象特征 *市属中温带气候带由于地处高原,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日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