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电器控制与 PLC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自动旋转检测的 PLC 控制 系 别: 通信与控制工程系 专 业: 自动化 班 级: 自动化三班 学生姓名: 学 号: 起止日期: 2012 年 11 月 5 日 2012 年 11 月 19 日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1 摘 要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可编程控制器(PLC)不断更新,PLC 控制已经成为自 动控制中最常见控制方式之一。由于可编程控制器能够很好的自动检测旋转可以改变其 控制方式以及它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本设计采用三菱 FX1N-24MR-00PLC 可编程进行控 制,以此来实现对电机的旋转检测、站号控制、
2、脉冲检测、转速控制、转向控制、定位 控制等功能。自动旋转检测控制分为逐位检测和隔位检测。逐位检测当电机启动并正转 运行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相应的位置时位置指示灯点亮提示已检测到目标然后电机反转 运行进行反向的逐位旋转检测直至将所有目标被检测后停止。采用自动检测控制技术系 统取代传统的操作系统可以有效的节约人力以及能源,在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的今天,发 展自动检测控制技术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PLC PLC ;自动旋转检测自动旋转检测 ;继电器;传感器;继电器;传感器 2 目目 录录 设计要求 1 1、方案论证与对比. 1 1.1 方案一 1 1.2 方案二 1 1.3 方案对比
3、与选择 2 2、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 2.1 自动旋转检测控制过程描述 2 2.2 自动旋转检测的控制过程分析. 3 2.3 控制方法分析 3 3、系统硬件组成 4 3.1 编程计算机 4 3.2 继电器 4 3.3 传感器 5 4、系统软件组成 5 4.1 I/O 分配 . 5 4.2 系统接线图设计. 6 4.3 控制程序流程图设计 7 5 调试与效果 . 10 总结与思考及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附录 13 1 自动旋转检测的 PLC 控制 设计要求 本系统由“直流电机、电感式传感器、继电器、指示灯、按钮、接线端子”等组成, 采用 PLC 可编程进行控制,实现对电机的旋转检测
4、、站号控制、脉冲检测、转速控制、 转向控制、定位控制等功能。要求实现如下功能: 1. 逐位自动旋转检测控制; 2. 隔位自动旋转检测控制; 3. 旋转检测 3 圈自动停止; 4. 启动/停止,正/反转运行。 1、方案论证与对比 1.1方案一 在方案一中,采用传统继电器的控制方式,继电器的控制是采用硬件接线实现的, 是利用继电器机械触点的串联或并联极延时继电器的滞后动作等组合形成控制逻辑,只 能完成既定的逻辑控制。 继电器控制逻辑是依靠触点的机械动作实现控制, 工作频率低, 毫秒级,机械触点有抖动现象。需要大量的继电器等元器件。方框图如图 1-1 图 1-1 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 1.2方案二 在
5、方案二中, 采用三菱 FX1N-24MR-00PLC 为控制系统核心, 三菱 FX1N-24MR-00PLC 采用存储逻辑,其控制逻辑是以程序方式存储在内存中,要改变控制逻辑,只需改变程 序即可, 称软接线。 三菱 FX1N-24MR-00PLC 是由程序指令控制半导体电路来实现控制, 速度快,微秒级,严格同步,无抖动。除了三菱 FX1N-24MR-00PLC,只需要少量的元 器件,方框图如图 1-2 用户控制输入控制量输出三菱FX1N-24MR-00PLC 图 1-2 PLC 控制系统 2 1.3方案对比与选择 PLC 相对于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有以下优点: 控制速度快 由于 PLC 采用的
6、是半导体代替继电器,控制速度为毫秒级,而且没有机械触点的 抖动现象; 控制精度高 由于继电器控制系统是靠时间继电器的滞后动作实现延时控制,定时的精度不高, 易于收环境的影响,不好调整等;PLC 使用半导体集成电路作为定时器,时钟脉冲有晶 体振荡器产生,精度很高,调整时间很方便,环境变化影响很小。 体积小,能耗低 使用 PLC,可以省掉大量的时间继电器与中间继电器,所以,PLC 在体积是只有传 统继电器控制系统体积的 1/10 左右。 维修方便且维护成本低 PLC 的故障率很低,出故障可以根据 PLC 上的发光二极管或是编程器迅速查明故障 的原因,模块代替的方法可以迅速排除故障。 鉴于以上优点,我们才用了 PLC 为核心的控制系统。 2、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自动旋转检测控制过程描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自动旋转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