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 - 1 - - 1 - 物理物理机电机电学院课程设计报告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 单片机原理 专业班级: 10 电本(2)班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报告成绩: 评阅意见: 评阅教师 日期 - 2 - - 2 - - 2 -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 1 - 1.1 设计任务 - 1 - 1.2 数字时钟的设计 - 1 -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 - 2 - 方案一:. - 2 - 方案二:. - 2 - 三、硬件电路设计 - 4 - 3.1 最小系统部分。 - 4 - 3.2 外围电路部分。. - 5 - 四、软件设计 - 6 - 4
2、.1 程序框图 - 6 - 4.2 实验程序(见附录 2). - 6 - 五、仿真过程与仿真结果 - 7 - 5.1 仿真原理图: - 7 - 5.2 仿真结果 - 7 - 六、安装与调试 - 8 - 6.1 安装: - 8 - 6.2 实物图: - 8 - 6.3 调试: - 9 - 6.4 调试结果: - 9 - 七、结论与心得 - 10 - 八、参考文献 - 11 - 附录 1:主要器件清单: . - 12 - 附录 2:实验程序. - 13 - - 1 - - 1 - - 1 -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1 设计任务设计任务 通过课程设计的教学实践
3、,进一步学习、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有关知识, 加深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初步掌握简单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制作、调试 的方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提高科学的思维能力。 1.2 数字数字时钟的设计时钟的设计 设计基本要求: (1)能显示小时、分钟、秒; (2)具有时间设置功能; (3)在进入系统时显示自己的学号并闪烁两下; 扩展要求: 具备闹钟功能,有声音提示。 - 2 - - 2 - - 2 -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二、方案设计与论证 本设计基于单片机技术原理,以单片机芯片 AT89S51 作为核心控制器,通过硬 ,计制作出一个多功能数字时钟系统。单片机 扩展的 LED 显示器用来显示秒、分、时计
4、数单元中的值。整个设计包括两大部分: 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以单片机为核心, 配以一定的外围电路和软件。硬件是整个 系统的基础, 软件部分则要合理、充分地支持和使用系统的硬件, 从而完成系统所 要完成的任务。 该时钟系统主要由时钟模块、液晶显示模块、键盘控制模块组成。设计以硬 件软件化为指导思想, 路简单明了,统稳定性高。 方案一:方案一: 利用 AT89S52 单片机内部的定时/计数器进行中断定时,合软件延时实现时、 分、秒的计时。该方案节省硬件成本且能使读者在定时/计数器的使用、中断及程 序设计方面得到锻炼与提高,而对学 好单片机技术这门课程起到一定的作用。 方案二:方案二: 利用 DS23
5、02(其引脚如图 2.1.1 所示)时钟芯片连接 AT89S51 单片机,提供 当前日期和时间数据,并将实时的日期数据在字符型液晶显示器 LCD1602(其引脚 如图 2.1.2 所示,显示编码如图 2.1.3 所示)上显示出来。 图 2.1.1 DS2302 引脚图 - 3 - - 3 - - 3 - 图 2.1.2 LCD1602 引脚图 图 2.1.3 LCD1602 编码显示 分析分析: 方案一直接利用 AT89S51 单片机内部定时/计数器进行中断定时, 和软件延时 实现时、分、秒的计时。此方法虽然可以有效的节约成本,但产生的误差也较大, 不能达到精确定时的目的。 相比于方案一,方案
6、二由于利用标准的时钟芯片进行设计,可以有效的减小 产生的误差,达到准确定时的目的。 想比较之下,选择方案二进行设计较合适。 - 4 - - 4 - - 4 - 三、硬件电路设计三、硬件电路设计 将硬件部分分为最小系统部分和外围电路部分。 3.13.1 最小系统部分。最小系统部分。 3.1.1 原理图原理图 图 3.1.1 3.1.2 PCB 图图 图 3.1.2 - 5 - - 5 - - 5 - 3.2 3.2 外围电路部分。外围电路部分。 3.2.1 原理图原理图 图 3.2.1 3.2.2 PCB 图图 图 3.2.2 - 6 - - 6 - - 6 - 四、软件设计四、软件设计 4.1 程序框图程序框图 图 4.1.1b 按键扫描程序框 图 4.1.1a 主程序框图 4.2 实验程序(见附录实验程序(见附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