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软土地区道路路基处理软土地区道路路基处理 摘摘要要:软弱地基处理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合理的软弱地基处理、上部结构设计,可以 减轻和消除软弱地基对上部建筑物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关键词:地基处理;结构设计;表层处理;换土垫层; 1 引言引言 在我国沿海地区及内陆平原或山间盆地都广泛分布着不同类型的软土,其主要特点是 地基承载力较低,荷载作用下变形较大,这给公路修建带来了许多工程问题。而不同地区的 软土形成机理不同,特点和性质各异,对于公路的作用也有所差别。同时建好或修建中的公 路由于各种原因使得路基强度较低,发生路基沉陷、路面脱空或路面变形过大等病害,特别 是桥头、通道台背等与路基接头
2、处两者沉降量不同,直接影响路面的平整度、线型的平顺 和路面结构的稳定1。软土路基问题及其危害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 1)强度及稳 定问题。当软土路基的抗剪强度不足以承受路堤及路面外荷载时, 软土路基会产生局部或 整体剪切破坏, 造成路堤塌方、失稳及桥台破坏。( 2)沉降变形问题。当软土路基在上部 荷载及外部荷载作用下产生过太的沉降变形时, 会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特别是产生过大 的不均匀沉降时, 会造成路面开裂破坏, 结构物与路堤衔接处差异沉降, 引起桥头跳车, 涵身、通道凹陷, 沉降缝拉宽而漏水; 路面横坡变缓、积水, 从而引起路面损坏等。本文 结合实例, 针对软土的性质,介绍排水固结
3、法在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 2。 2 公路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公路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 2.1 表层处理法表层处理法 表层处理法用于地表面极软弱的情况。该法是通过排水、敷设或增添材料等办法,提 高地表强度,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保证施工机械作业;同时尽可能把填土荷载均匀地 分布于地基上。属于这类处理方法的有:表层排水法,添加剂法等。 2.1.1 表层排水法表层排水法 对土质较好因含水量过大而导致的软土地基,在填土之前,地表面开挖沟槽,排除地 表水,同时降低地基表层部分的含水率,以保障施工机械通行。为了发挥开挖出的沟槽在 施工中达到盲沟的效果,应回填透水性好的砂砾或碎石。 2.1.2 添加剂法添加剂法
4、 对于表层为粘性土时, 在表层粘性土内渗入添加剂, 改善地基的压缩性能和强度特性, 以保施工机械的行驶。同时也可达到提高填土稳定及固结的效果。添加材料通常使用的是 生石灰,熟石灰和水泥。石灰类添加材料通过现场拌和或厂拌,除了降低土壤含水量、产 生团粒效果外,对被固结的土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化学性固结, 使粘土成分发生质的 变化,从而促进土体稳定3。 2.2.2 2 深层深层密实密实法法 深层密实法采用爆破、夯击、挤压和振动及加入抗剪强度高的材料等方法, 对地基深 层的软弱土体进行振密和挤密的地基加固方法称为深层密实法。适用于软土厚度3m 的中 厚软土的加固, 分布面积广的软基加固处理, 其加固深度可达到30m。通过振动、挤压使 地基中土体密实、固结, 并利用加入的具有高抗剪强度的桩体材料置换部分软弱土体中的 三相(气相、液相与固相)部分, 形成复合地基, 达到提高抗剪强度的目的4。 2.2.3 3 高压旋喷注浆法高压旋喷注浆法 高压喷射注浆法20世纪60年代后期创始于日本。它是利用钻机把带有喷嘴的注浆管钻 进土层的预定位置后,以高压设备使浆液或水成为2040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