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页 共 8 页 实习报告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一、实习目的及要求及要求 (一)实习目的(一)实习目的 农业昆虫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不仅要 求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结合生产实际来加深理解和体会, 否则 会脱离实际,无异于空中建楼阁。 该课程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十分紧 密,实践是掌握有关理论的重要环节。所以本次农业昆虫学实习旨在 引导同学们在生产实际问题中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在实际问题 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动手 观察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对各类作物的重要和主要害虫的形 态特征的识别及种类、 危害状有所了解和掌握,为以
2、后从事农业害虫 的调查和治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要求(二)实习要求 1.掌握各种作物的主要农业害虫的种类。 2.掌握主要农业害虫的识别特征。 3.掌握农业各害虫危害的特点。 4.掌握农业害虫的调查方法。 5.了解农业害虫的各种纺织方法。 二、二、实习时间实习时间 三、实习地点三、实习地点 四、实验方法四、实验方法 五、实验内容五、实验内容 (一)(一)果树害虫果树害虫 1.1.柑桔红蜘蛛柑桔红蜘蛛 第 2 页 共 8 页 1.1 形态特征:暗红色,椭圆形,背部及背侧有瘤状突起,上生白色 刚毛,故有瘤皮红蜘蛛之称;足 4 对。 1.2 为害:成螨。若螨和幼螨均能为害,以口器刺破叶片,绿色
3、枝梢 及果实表皮,吸收汁液,但以叶片受害最重。特别是柑桔苗圃和 幼年树受害更烈。被害叶面呈现许多灰白色小斑点,失去光泽, 严重时全叶灰白,大量落叶,影响树势和产量。 1.3 重要习性:趋嫩性 喜光、向阳 1.4 发生规律:长江中下游大部分桔区 12-15 代,四川东南部桔区 16-17 代,华南桔区 18-24 代,世代重迭;红蜘蛛的发生和消长, 气温往往起主导作用。发育和繁殖适温 20-30。 1.5 防治方法:采用加强桔园栽培管理,因地制宜地种植覆盖植物, 前期喷药防治和后期保护与释放天敌的综合防治措施。 2. 蚧壳虫类 2.1 吹绵蚧 寄 主:柑桔、海桐、玫瑰、牡丹等。 为害症状:刺吸计
4、液,植物生长衰弱,伴生烟煤。 识别特征:雌成虫体椭圆形,桔红色,无翅,腹部附白色 卵囊,囊上有脊状隆起线 14-16 条。雌虫无蛹。雄成虫体 瘦小,桔红色,有 1 对翅,触色除 12 节外,其余各节哑 铃状,口器退化,有蛹。 发生规律:在我国南部一年发生 34 代,长江流域 23 代。23 代地区主要以若虫及无卵雌成虫越冬。 若虫孵化后定居在 新叶叶背主脉两侧。2 龄后移至枝干阴面群集为害。雌成 虫固定取食后终生不再移动,形成卵囊,产卵其中。 2.3 黑点蚧 寄 主:柑桔、苹果、梨、梅、月桂等。 第 3 页 共 8 页 为害症状:寄主植物有柑桔、枣、椰子、月桂等。雌成虫及若虫常群 集于果上为害。 识别特征:雌介壳近长方形,黑色,第一壳点斜列于前端,第二壳点 占整个蚧壳大部。雄介壳小而窄、长形,除第 1 壳点为黑 色外,全为灰色。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 34 代,以雌成虫或卵越冬。4 月若虫蔓延至 新梢,5 月下旬移到幼果上为害,7 月下旬移至当年夏梢为害。8 月 上旬在叶及果为害。2.2 矢尖蚧 寄 主:柑桔、黄杨、龙眼等。 为害症状:刺吸计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