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探析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直接关系着高中生正确的政治信念和道德观念的形成。本 文从明确了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概念的基础上阐述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必要性, 进而论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不高的原因,由于受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评价 的影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被大大地削弱了,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 理念,不断发展和完善教学内容,巧妙运用教学方法,构建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提高教师的职 业素养,从而真正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在“前
2、言”中指出:“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 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使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 遇,这对高中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1 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 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 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而在当前的思想政治课中教师教得辛苦,学生
3、学得痛苦,教学效率却不高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因此,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已势在必行,本文试从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概念切 入,阐述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论述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不高 的问题,进而分析其低效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对“实效”的解释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实际效果”。 2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所谓“实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 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而“实效性”可以理解为两层意义: “实”就是行为立足社会实际, 内容实实在在,功能全面而实用
4、,结果清清楚楚;“效”就是行为有效率(较少时间完成任务)、 有效果(实现目标)、有时效(及时而持续的效果)。3 “教学实效性”主要指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所获得 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衡量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唯一尺度。 评价教学是否有效, 不是以教师是否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学任务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 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收获或收获不大,即使教师教得很苦也是无效的或低效的 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苦,而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教学。4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其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问题,主要
5、通过教学方式和学习 方式的改变,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教师的专业也得到发展。政治课的实效性包含两方面的 内容:一方面是教育者的道德教化(或日伦理劝导)活动,即教育者通过有效的言传和身教,向 受教育者传播、灌输社会思想、道德文化;另一方面是受教育者的道德接受活动,即受教育者出 于道德需要而对教育者所传输的社会思想、道德文化的反映与择取、理解与解释、整合与内化以 及外化践行的求善过程。 5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就是立足于教与学双方的实际,针对全面的教育教学 目标与内容,实施具有及时而长效、易行又可控的教学行为,实现教学目的,达到育人的效果。 2 也就是说教师要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
6、,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 的教学效果。 二、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必要性 (一)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当今世界,国家间的交往日益密切,国家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际关系复杂多变,国际形 势风云变幻。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上占优势地位,他们会在经济全球 化的背景下加紧对发展中国家在文化、社会、价值观等方面的渗透,以达到西化的目的。为了国 家能够立于世界得以生存和发展, 各国都在加强对本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也不能例外, 也必须对青少年尤其是高中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客观上 要求学校教育必须把培养和造就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的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正是从适应维护、巩固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而设置的。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社 会发展不仅需要工作者具有一定的知识文化素质,还需要具有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