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课课 程程 设设 计计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学学 生生 成成 绩绩 管管 理理 系系 统统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实训目的实训目的、要求要求及步骤及步骤 1.1 实训目的实训目的 1.2 实训要求实训要求 1.3 实训步骤实训步骤 第二章第二章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 2.1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 2.2 数据库概念分析数据库概念分析 2.3 数据库逻辑设计数据库逻辑设计 第三章第三章 系统操作说明及运行结果系统操作说明及运行结果 3.1 数据定义数据定义 3.2 数据查询操作数据查询操作 3.3 数据更新操作数据更新操作 第四章第四章 程序设计程序设计 4.
2、1 创建数据库创建数据库 4.2 输入数据输入数据 第一章第一章 实训目的、实训目的、要求要求及步骤及步骤 一、一、实训目的实训目的 1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考查学生对数据库理论 及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查找资料并善于分析资料的 能力 3. 通过对学校日常教学管理中的课程、选课、学生、教师、成绩等相关内容 进行分析,完成具有学生管理、成绩管理、课程管理等相关功能的小型数 据库管理应用系统 二、实训要求二、实训要求 1、完成进学生、班级、课程表的维护 2、完成成绩表的浏览查找 3、完成成绩表的维护 4、按班级、按课程计算平均成绩
3、、最高成绩、最低成绩、及格率 5、统计某学生、某学期的所有课程的平均成绩。 6、完成用户管理功能 7、完成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 所需的知识点:E-R 关系图;数据库表设计,数据库表维护等。 三、三、实训步骤实训步骤 遵循“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设计方法,认真分析并理解课程设计题目的 要求,进行相应功能分析、算法分析,数据流程分析,E-R 关系图分析,进行概 要设计; 1、需求分析 界定系统范围,描述系统需求(包括数据需求和功能需求) 2、概念结构设计 画出系统各部分(子系统)E-R 模型图 3、逻辑结构设计 (1)完成 ER 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2)对关系模型进行优化(如果需要) 4、物理结
4、构设计(针对 SQL Sever 2000) (1)存储结构设计(如数据表的构成,字段名称,字段数据类型,字段 长度) ,选择合适的数据库表结构 (2)完整性约束设计(如主键约束、非空约束、默认值约束、检查约束、 唯一约束) 5、将所设计表的结构在 SQL Sever 上实现,要求单独建立数据库并生成备 份文件(备份数据库或导出数据库表到文本文件) 。 6、归纳文挡资料,认真填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 第二章第二章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 一、一、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 1 需求分析 高校学生的成绩管理工作量大、繁杂、人工处理非常困难。学生成绩管理 系统借助于计算机强大的处理能力,大大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
5、作量,并提高 了处理的准确性。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运用, 实现了学生成绩管理的自动化, 不仅把广大教师从繁重的成绩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把学校从传统的成绩管 理模式中解放出来,而且对学生成绩的判断和整理更合理、更公正,同时也 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准确、清晰、轻松的成绩管理环境。 1.1 数据需求 能够进行数据库的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等处理功能,进行联 机处理的相应时间要短。 1.2 功能描述 具体功能包括:系统应该提供课程安排数据的插入、删除、更新、查询: 成绩的添加、修改、删除、查询,学生基本信息查询的功能。 二、二、 数据库概念分析数据库概念分析 1 ER 模型 1.1 ER 图 课程信
6、息图课程信息图 课程信息表 课程号教师号学分 成绩图成绩图 成绩课程学好 成绩表 学生信息表学生信息表 学生信息表 学号姓名性别专业系别年龄 1.2 数据库的 ER 图 课程信息表 课程号教师号学分成绩课程学好 成绩表 选课 学生信息表 学号姓名性别专业系别年龄 三、数据库逻辑设计三、数据库逻辑设计 1 关系模式关系模式 ER 图向关系模型转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实体型和实体间的联系 转化为关系模式,如何确定这些关系模式的属性和码。 设计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包括课程、学生、成绩三个关系,其关系模 式中对每个实体定义的属性如下: 课程信息表: (课程号,课程名,教师号,学分) 学生信息表: (学号,姓名,性别,年龄,专业,系别) 成绩表: (学号,课程号,课程名,成绩) 2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关系模式的规范化 课程信息表课程信息表 学生信息表学生信息表 成绩表成绩表 第三章第三章 系统操作说明及运行结果系统操作说明及运行结果 一、数据定义一、数据定义 1 基本表的创建,建表语句 Create table students( Stuno char(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