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关于家乡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关于家乡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引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为改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国 家曾建设性地提出建设具有新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随着国家 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 在国家的领导下新农村建 设工作陆陆续续在全国各地开展,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然而事 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 因而需要我们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实践调查再 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实践目的:实践目的: 深入农村,熟悉农村,体验生活,感受发展。通过亲身融入,切 身体会,丰富寒假生活,并深入学习贯彻党的
2、十八大精神,激发自身 关注社会民生的热情,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认知力。在进行社会考 察调研的同时还能增强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为以后的工作打 下坚实的基础。 实践内容:实践内容: 从经济,政治,文化三大方面了解家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 状,以及在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可避免的一些问题。 实践过程:实践过程: 通过和家乡农村相关的基层干部人员的交谈,了解家乡政治的进 步;通过切身体会家乡农村的节日气氛,感受家乡文化的繁荣;通过 2 亲眼所见家乡的新农村面貌,座座楼房建起,条条公路修成,人人欢 欢喜喜,体会家乡经济的发展。然而,在家乡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不 可避免的带来了破坏, 如大量
3、耕地被占用荒废, 乡土文化景观被毁坏, 传统民俗被淡化等等。 实践结果分析:实践结果分析: 一、党的基层建设更加牢固,民主制度得到落实一、党的基层建设更加牢固,民主制度得到落实 我在和基层干部的交谈中了解到, 自新农村建设以来,民主制度 得到了落实。比如,基层干部的选举实行全民选票制度,每个公民都 有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合适的当家人的权力, “能者上,庸者下”的原 则更加得到体现。近几年,我们这些大学生去当村官,更多的是国家 考虑农村知识分子少,这样做不仅可以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农村, 带领农村走向新的发展,不断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从而响应国 家的号召,而且还能锻炼当代大学生的吃苦耐劳的能力
4、, 让他们了解 农村发展的不易,从而激发自身关注社会民生的热情,增强社会责任 感和社会认知力。 民主制度的发展为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 了完备的政治保障。 二、相关民生政策的出台,让惠民更加明确二、相关民生政策的出台,让惠民更加明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出台解决了以前农民的 “看病难” 问题,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改革方案之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集资金 为每人每年 30 元,主要由农民个人自愿缴纳,地方财政补贴,中央 财政转移支付三部分组成。 近几年, 村卫生室的建立, 药物品种增多, 3 实行药物“零差价”政策,更是解决了农村“缺药少药”以及“药物 贵”的问题。 国家出台的 “三
5、农” 政策让农民生活得更好; 农业税的免除, “农 业补贴” 政策更是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农业生产连年取得大丰 收。另外,在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措施中有一项为:为年龄低 于 16 周岁的独生子女家庭办理独生子女光荣证(当然是以自愿办理 为前提) ,拥有此光荣的家庭每年可以获得一定的资金补贴(直到子 女年满 16 周岁) , 当他们的父母年满 60 岁时, 更是享有国家的保障, 这一政策虽然在当前的惠民不明显, 但从村民积极响应政策的实行的 情况来看,村民养老有了保障。 新世纪以来, 国家出台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相关政策一条又 一条 ,为我们家乡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三、
6、政府加大投入,合理规划,农村有了新面貌三、政府加大投入,合理规划,农村有了新面貌 政府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合理规划等多方面措施,加强乡村公路 网建设。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基础, 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甚至唯一的运 输方式, 是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产、 生活, 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 作为 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农村公路的建设是很重要 的。农村公路发展了,农村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就改善了,能促进农 村生产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可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改善村容村 貌。 4 随着公路的建设,沿着公路建起了座座楼房,家家住进了新房, 高高兴兴过着新年。 四、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破坏四、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破坏 乱砍滥伐树林,开山采石,为建造房屋提供材料,从而导致水土 流失,自然资源枯竭,破坏农村生态环境,并未将来的农业发展埋下 隐患;修路,建房大量占用耕地,导致农业用地不足;进行新农村建 设, 对农村进行改造, 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但让人难以释怀的是, “由于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在农村,文化的多样性也在